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一带一路峰会圆满成功

更新时间:2025-09-25 20:17:10

  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一带一路峰会圆满成功——以“产融共创”汇聚全球智慧引领产业新征程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2025年9月19日至23日,以“产融共创·新质领航”为主题的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一带一路峰会在“爱达魔都·产融号”盛大举行。本次峰会由产融社携手国家工业互联网工程实训基地等二十余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汇聚数千名全球企业家、投资者、行业专家、智库学者及政府代表,共同擘画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产业创新与发展新路径,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盛会启幕:政企学研共话新质生产力时代机遇

  9月19日16时,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一带一路峰会在中国十大公益人物、中国孔子文化奖章荣获者、精忠智库联合创办人王京忠先生和共青团中央“向善向上好青年”、海南省青联常委、海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赛仑吉地酒店集团总裁温晓红女士的联袂主持下,在大都会剧院拉开了这场产业盛宴的精彩序幕。多位重量级嘉宾先后登台致辞,分享真知灼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美国Texas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朱定局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剖析了新质生产力背后的科技创新逻辑;龙佰集团(002601)实控人王霞从企业创新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傅敏则站在国家战略高度,解读了新质生产力对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的深远影响;红衫资本个人有限合伙人、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云研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利凯博士从资本视角,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则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享了传统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经验与挑战。

  产融社社长、产融号创始人、中促国亚资本创始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上市公司发展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原用友产投副总裁兼合伙人熊珍妮发表主旨演讲,她深刻阐述了峰会的意义和愿景:“本次峰会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创新的全球产业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在创新产业领域的应用模式和发展路径,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业合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全球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后,熊珍妮、单勃、彭勇、陈海鹏、李敏特、黄国辉、刘晓艳、卢时宜、刘勇、金骁健10位产融号联合发起人依次致辞,展现了产业界携手共进的决心。智库、生态平台专家,央国企、上市公司领导,资本、基金领导以及一带一路品牌出海专家等也纷纷贡献真知灼见,为峰会成功举办筑牢智慧根基。最终,在12位嘉宾的共同见证下,2025 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一带一路峰会正式扬帆启航。

  多维论坛矩阵:前沿议题引领产业风向标

  峰会期间,设置了近20个平行分论坛、2场领航导师私董会、2场新质生产力产业投融路演会、多场链主企业对接闭门研讨会及项目精准对接会,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与资本融合发展论坛、空天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先进制造与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企业家家族财富传承高峰论坛、精忠智库15周年发展论坛、第三届华布斯论坛暨中国企业出海国际高峰论坛、2025文旅国际峰会——爱达魔都·产融号财富对话、生命科学与未来健康发展论坛、零碳城市与绿色能源论坛、ESG与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峰会等多个前沿领域,为参会者提供了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盛宴。

  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公派留法博士、中关村管委会技术专家彭勇主持开场,并带来《AI 新纪元:从技术奇点到产业爆点》的精彩分享,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产业应用前景。腾讯(00700.HK)政策发展中心主任翟尤解读《规则与创新:人工智能 + 政策解读与产业应用》,为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北京致远互联软件有限公司(688369)副总裁刘古泉分享《数智融合时代:以 AI 激活企业运营“新引擎”,构建产业协同新生态》,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国际教育专家、纽约金融学院亚太区副主席、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康长运探讨《多模态 AI 如何重塑人才培养与创新范式》,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杭州慧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杨柳松介绍《从实验室到生产线,AI 芯片的破局之路》,分析了AI芯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各位专家的演讲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与资本融合发展论坛”则聚焦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发展策略,邀请了20多位上市公司董监高和资本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为上市公司提升创新能力和资本运作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其他分论坛上,同样汇聚了行业内的顶尖人才,他们围绕各自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产业对接实效化:从思想碰撞到产业实践落地

  区别于传统行业论坛,本次峰会着力打造“可转化、可落地”的产业合作平台。链主企业对接研讨会聚焦产业链短板环节,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定向洽谈;项目精准对接会设置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命科学等专项赛道,促成数十个技术合作与投资意向。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参会企业就跨境产能合作、标准互认、知识产权保护等实务问题展开深入磋商,多个海外产业园区集群产业化与本地化运营方案浮出水面。

  跨国访学实践:日韩标杆考察,拓展产业合作创新

  作为峰会重要环节,组委会组织代表赴日本、韩国开展深度访学交流,实地调研日韩两国在文化产业、老龄科技、传统产业创新等领域的先进实践。代表团参访韩国国立博物馆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深入考察文物数字化保护与智慧展陈技术,交流文化IP产业化与科技融合运营模式,为文旅新业态开发与文化科技出海提供借鉴。 在日本期间,代表团走访知名养老机构,调研适老化智能产品、健康监测系统、服务机器人等银发科技应用场景,探索中国养老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结合的新路径。同时,参观TOTO博物馆及其智能卫浴生产线,学习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品牌百年传承的经验,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提供参考。此次访学促进了中日韩三国在文化科技、健康养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互学互鉴,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东亚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奠定了务实基础。

  文化盛宴:交融共进,凝聚产业发展新合力

  除了专业的论坛和产业对接活动,峰会突破单一商务场景,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深化国际交流。欢迎晚宴、海上音乐会、歌舞秀等文化盛宴,让参会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2025中国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年度盛典”更以科技赋能艺术——开场《AI全息鼓舞秀》以动态光影再现产业变革史诗,原创诗歌朗诵《科创进化论》诠释创新者的初心,自编歌曲与华尔兹舞曲串联起不同文化背景参与者的情感共鸣。这种“硬科技+软实力”的组合,生动展现新质生产力时代企业家们的人文底色,这些文化活动不仅增进了参会者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产业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盛典最后由10位产融号联合发起人共同发布《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合作倡议书》。这份倡议书凝聚了所有参会者的共识与期许,是推动产融协同、智科共生的行动指南。我们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精神,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大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深化产业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业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圆满落幕启新程,以新质动力共创可持续未来

  9月23日清晨,“爱达魔都·产融号”顺利抵港,峰会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成功构建了高能级的国际交流平台,强化了新质生产力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未来,各方将继续秉持开放协同、创新务实的精神,深化跨区域、跨领域合作,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产业变革的驱动效应,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绿色和包容的产业新生态。

 


专题:

本站访客:146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