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淮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5-26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拼作风、提效能,拼服务、优环境,全市经济回升向好,转型质效全面提升,“五宜”幸福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GDP13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84.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690.9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为6.6:42.8:50.6。

表一:

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

指标

完成数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1365.5

5.3

其中:第一产业

89.7

3.6

第二产业

584.9

6.1

第三产业

690.9

5.0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8.0万人,比上年减少3066人,其中城镇人口124.0万人,乡村人口94.0万人。常住人口194.4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6.9%,提高0.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64%,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6.54‰,人口死亡率8.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下降1.71‰。

表二:

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及构成

指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市户籍人口

2180287

——

其中:城镇人口

1240316

56.89

乡村人口

939971

43.11

其中:男性

1120769

51.40

女性

1059518

48.60

其中:0-17岁

456172

20.92

18-34岁

477516

21.90

35-59岁

844104

38.72

60岁以上

402495

18.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9%,衣着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5%,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6%,居住价格下降0.1%。

表三: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名称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00.0

食品烟酒

99.4

粮食

100.3

鲜菜

95.9

畜肉

93.4

水产品

98.8

99.6

鲜果

100.6

衣着

101.7

居住

99.9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5

交通和通信

97.5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3

医疗保健

101.5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3.9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5万人。全年新增私营企业7999户,新增注册资金412.0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4万户,新增个体从业人员5.6万人。年末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16.5万户,个体从业人员37.6万人;实有私营企业4.6万家,注册资金2937.6亿元。全市农民合作社1868个。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6.3万亩,增长0.3%;粮食总产量152.6万吨,增长0.9%。小麦产量103.1万吨,增长0.9%,单产502.1公斤/亩,全省第一。全年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7.0万亩,增长3.5%;产量45.4万吨,增长4.4%。油料产量0.6万吨,下降22.6%;水果(含瓜果类)产量28.4万吨,下降0.3%。全年生猪出栏107.6万头,增长5.5%;出栏牛3.1万头,增长0.2%;出栏羊32.6万只,增长1.6%;出栏家禽1221.1万只,增长6.2%;肉类总产量11.9万吨,增长6.0%;禽蛋产量4.9万吨,增长10.5%。水产品产量2.8万吨,增长3.6%。年末全市生猪存栏70.0万头、牛存栏4.4万头、羊存栏17.0万只、家禽存栏432.6万只。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89.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25.9千公顷,机播面积277.0千公顷,机收面积271.9千公顷。农药使用量比上年下降1.7%,化肥使用量(折纯量)下降0.01%。

表四:

2023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完成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525976

0.9

油料

5697

-22.6

#花生

3971

-11.1

油菜籽

1247

-50.1

蔬菜

454378

4.4

水果

283901

-0.3

肉类

118675

6.0

禽蛋

48995

10.5

水产品

28245

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增长3.6%,建材行业下降2.7%,电力行业下降0.9%,机械制造行业增长16.5%,煤化工行业增长13.9%,食品工业增长2.4%,酒饮料制造业增长14.9%。全市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6%,增加值同比增长25.2%;其中,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6%。

在重点统计的11种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7升4降”。其中,洗精煤产量1479.9万吨,比上年增长0.4%;发电量289.7亿千瓦时,增长2.0%;原煤产量3383.6万吨,增长1.6%;焦炭427.2万吨,增长12.4%;水泥631.6万吨,增长4.9%;白酒25459千升,增长6.7%;饲料84.5万吨,增长3.8%;小麦粉54.2万吨,下降4.6%;服装1119万件,下降16%;锂离子电池4848.5万只,下降20.3%;铝材15.6万吨,下降1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61.9亿元,比上年下降0.1%;实现利润总额130.3亿元,下降15.1%。产品产销率100.3%,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

表五: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部分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

比上年增长(%)

规上工业增加值

6.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

-2.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4.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6.5

医药制造业

24.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7.6

专用设备制造业

2.8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焦炭)

13.9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

表六:

2023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完成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3383.6

1.6

洗精煤

万吨

1479.9

0.4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89.7

2.0

小麦粉

万吨

54.2

-4.6

饲料

万吨

84.5

3.8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25459

6.7

服装

万件

1119.0

-16.0

焦炭

万吨

427.2

12.4

水泥

万吨

631.6

4.9

锂离子电池

万只

4848.5

-20.3

铝材

万吨

15.6

-15.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工业投资增长14.2%。其中,采矿业投资下降21.2%,制造业投资增长2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34.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3%。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18.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0.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下降7.7%,其中住宅销售建筑面积下降7.3%;房屋施工面积下降30.6%;房屋竣工面积下降41.1%。

表七:

2023年全市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3.0

第一产业

-24.9

第二产业

14.1

工业投资

14.2

采矿业

-21.2

制造业

25.0

电力行业

34.1

第三产业

-1.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4.9亿元,增长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9.7亿元,增长6.4%。按消费类型统计,实现商品零售493.9亿元,增长5.7%;餐饮收入30.7亿元,增长10.5%。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全市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8%;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4%;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下降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0.5%;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6%;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5%;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3.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人民币)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出口97亿元,增长15.8%;进口10.4亿元,增长12.5%。

全市有相山风景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四季榴园风景区、南湖风景区、双堆集烈士陵园、临涣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及东湖风景区等18处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13处,2A级景区2处;有口子国际大酒店及凌云宾馆等星级宾馆2家,其中五星级1家,3星级1家;有旅行社37家;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3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4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旅游从业人员1150人。成功举办“上海旅游节淮北分会场”活动、东北三省旅游宣传推介等活动。

七、交通邮政

全年公路客运量133万人,旅客周转量4.1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3亿吨,货运周转量248亿吨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里程5417公里(包括村道),其中国道246公里(包括国家高速公路91公里),省道307公里,县道693公里,乡道1234公里,村道2936公里。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46.3万辆,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个人汽车拥有量41.6万辆,比上年增长4.0%。

全年邮政行业完成业务总量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实现业务收入7.5亿元,增长13.6%。其中快递业务量4918.3万件,增长6.6%;快递业务收入3.8亿元,增长11.5%。年末全市邮政营业网点56个,机要通信网点2个,邮乐购站点551个,信箱(筒)58处;全市共有快递企业17家,其中邮政速递物流公司(EMS)1家,民营快递企业16家,快递网点370个,各类车辆1163辆。全市邮政行业从业人员2800余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2.2亿元,增长3.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2亿元,增长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亿元,增长17.9%;卫生健康支出21.5亿元,增长3%;农林水事务支出23.7亿元,增长3.9%;教育支出42.2亿元,增长6.4%;节能环保支出2.1亿元,下降37.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亿元,增长24.3%。

表八: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项目

完成数(亿元)

比上年增减(%)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4.8

8.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22.2

3.8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6.2

4.5

公共安全支出

9.7

6.9

教育支出

42.2

6.4

科学技术支出

8.4

-5.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3.2

17.9

卫生健康支出

21.5

3.0

节能环保支出

2.1

-37.7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23.8

-31.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2.7

24.3

农林水事务支出

23.7

3.9

住房保障支出

18.6

52.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87.2亿元,比年初增加2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84.2亿元,比年初增加190亿元,增长14.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94.3亿元,比年初增加199.2亿元,增长12.5%。金融存贷比78.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表九:

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

年末数

(亿元)

比年初增加(亿元)

比上年末

增长(%)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2287.2

235.3

11.5

住户存款

1484.2

190.0

14.7

非金融企业存款

473.3

28.8

6.5

机关团体存款

315.0

17.5

5.9

财政性存款

13.8

-0.7

-4.8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0.3

-0.2

-46.1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1794.3

199.2

12.5

住户贷款

556.4

54.6

10.9

企(事)业单位贷款

1237.9

144.6

13.2

短期贷款

359.4

-10.5

-2.9

中长期贷款

782.9

142.6

22.3

全年保费总收入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7.6亿元,增长2.0%;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27.1亿元,增长4.2%。全年赔付支出19.7亿元,增长20.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11.3亿元,增长14.1%;人身险业务赔付支出8.4亿元,增长29.7%。

全市4家证券机构证券账户(沪深合计)数量22.9万户,比上年增长10.8%,证券代理交易额2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年末共有330家企业在省区域四板市场挂牌。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5所;当年招生4747人,在校学生18802人,当年毕业学生6023人。普通中学123所,当年招生42697人,在校学生122208人。其中高中21所,当年招生14377人,在校学生41522人;初中102所,当年招生28320人,在校学生80686人。小学262所,当年招生29414人,在校学生175722人;幼儿园361所,入园儿童19229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2.41%。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普通高校)共有教职工27326人,其中专任教师23107人。全市普通高中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24.5平方米,普通初中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9.9平方米,中职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33.2平方米。

表十:

2023年全市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指标

学校数(所)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中等职业教育

5

4747

18802

6023

高中

21

14377

41522

12698

初中

102

28320

80686

25405

小学

262

29414

175722

27837

全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达到22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3.3%。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53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87.3亿元。全年专利授权量为287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97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61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1件。2022年全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为27.2亿元,增长8.3%;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9%,较同期提高0.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18家企业18类47种620个批次产品和商品;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4757台(件、组);年末全市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

全市有气象台站2个,开展96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X波段天气雷达站1个,温室气体观测站1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增雨量约5000万立方米。全年降水量944.6毫米,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6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5个,专业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138.7万卷、128.5万件,库馆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全年全市报纸出版发行629.3万份,发行收入915.5万元;出版物发行单位185家,销售总额2.3亿元。年末全市有广播电视台2座,电视转播台1座。全市共有12家数字影院,83块影幕。全市有文艺表演团体51家(其中国有艺术院团2家),国有博物馆9家,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各5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0家,歌舞娱乐场所28家,网吧53家,电子游戏场所17家。全年共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3877次,专业文艺团体演出300场,各类表演团体送文化下乡280场,创作剧(节)目10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67个(含村卫生室),床位12916张,卫生技术人员16068人。其中医院74个,床位9924张,卫生技术人员9079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3163人;乡镇及街道卫生院28个,床位1802张,卫生技术人员182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919人;妇幼保健院(所、站)3所,床位441张,卫生技术人员594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0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技术人员153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84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86个,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21人。

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87次,其中1000人以上活动45次,参加活动总人数25万人次。组织开展全市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举办了“快乐健身”健身主题活动,长三角房车集结赛、长三角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和大型群体活动。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金牌22枚、银牌26枚、铜牌44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79元,比上年增加1574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86元,增加2085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02元,增长3.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7636元,增长3.4%;衣着支出1804元,增长1.0%;居住支出3760元,增长5.0%;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41元,增长4.0%;交通通讯支出2402元,增长7.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031元,增长2.9%;医疗保健支出1667元,增长1.1%;其它用品和服务支出563元,增长1.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8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0.6部,电冰箱99.9台,洗衣机99.6台,热水器92.5台,空调196.7台,彩色电视机103.6台,计算机44.5台,移动电话254.9部。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7元,比上年增加1312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49元,增长5.0%。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436元,增长6.2%;衣着支出1054元,增长2.9%;居住支出3000元,增长2.2%;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972元,增长6.2%;交通通讯支出1460元,增长6.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260元,增长3.4%;医疗保健支出1360元,增长8.0%;其它用品和服务支出407元,增长2.9%。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5.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6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2.1部,电冰箱89.4台,洗衣机94.2台,热水器63.2台,空调129.1台,彩色电视机89.3台,计算机16.6台,移动电话256部。

表十一:

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指标值(元)

比上年增长(%)

指标值(元)

比上年增长(%)

指标值

(元)

比上年增长(%)

可支配收入

34079

4.8

 

43786

5.0

18807

7.5

工资性收入

17755

4.8

24447

5.1

7227

9.1

经营净收入

7761

4.9

8447

4.5

6680

6.3

财产净收入

1373

4.7

2041

5.9

322

5.7

转移净收入

7190

5.0

8851

5.1

4578

6.9

消费支出

18834

3.8

21302

3.7

14949

5.0

食品烟酒支出

6781

4.0

7636

3.4

5436

6.2

衣着支出

1512

1.1

1804

1.0

1054

2.9

居住支出

3464

3.9

3760

5.0

3000

2.2

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

1259

4.3

1441

4.0

972

6.2

交通通信支出

2036

6.8

2402

7.5

1460

6.7

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1731

2.6

2031

2.9

1260

3.4

医疗保健支出

1547

3.1

1667

1.1

1360

8.0

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502

1.9

563

1.8

407

2.9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4万人(在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3.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7万人,增加0.12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11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5.6万人,增加0.9万人。

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5.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41.0万人。年末各类收养性单位60家,床位8378张,收养各类人员3454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95.7万元。

全年培训残疾人1033人次,52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帮扶救助2048名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813件,3866人次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加快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1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2部,更新城市供水燃气污水管网29.4公里,建设口袋公园8个,累计建成海绵城市34.12平方公里。加快推动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新增停车泊位20067个,释放小区地下车位14215个。我市在全国城管进社区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生活垃圾分类获全国城市组三等奖。

全年新增城建绿地37.3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1.55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8个,建成城市绿道10.01公里。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23.5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79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

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4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3微克/立方米,完成省控目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6天,优良率72.9%;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划标准,昼间年平均值54.4分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全年COD减排613.89吨、氨氮减排109.88吨、氮氧化物减排477.2吨、VOCs减排568.85吨。年末全市拥有环境空气监测点44个。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26、70.3、42.2微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为166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2毫克/立方米。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3起,死亡25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上升9.5%,死亡人数增加1人,上升4.2%,发生3人以上较大事故1起。其中,工矿商贸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15起,死亡15人(包括建筑行业发生事故10起,死亡10人,工商贸其它行业发生事故0起);道路交通共发生死亡事故5起,死亡7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2023年末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有资质的建筑业的统计范围为有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统计范围为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为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专题:淮北市统计公报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354294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