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衡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5-08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落细国家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推进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等工作,全市经济运行韧性凸显、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书写了衡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089.6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1.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389.3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229.24亿元,增长4.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973元,增长5.7%。

三次产业结构为11.5:34.0:54.5。工业增加值增长7.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0%、40.2%和50.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42.87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316.49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63.95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329.41亿元,增长3.6%;渔业产值74.97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8.05亿元,增长9.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8.7万亩,增长0.1%;油料播种面积307.21万亩,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1.59万亩,增长1.9%。全年粮食总产量308.47万吨,下降2.1%;油料产量34.93万吨,增长6.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5.11万吨,增长1.8%。

全年出栏肉猪692.24万头,增长2.5%;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12.01万头,增长2.0%;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85.11万只,增长3.6%;出笼家禽8618.43万羽,增长2.1%;水产品产量29.75万吨,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8%。规模工业的重点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2.2%。

全年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8.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原盐250.54万吨,增长0.9%;水泥741.37万吨,下降6.2%;钢材200.36万吨,增长5.6%;矿山专用设备2.23万吨,增长14.4%;十种有色金属81.48万吨,增长8.1%;电力电缆91.13万千米,增长1.1%;饲料96.77万吨,增长10.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长4.4%,高技术产业增长20.3%,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9.1、25.1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全年增长12.4%,增速较上年上升7.2个百分点。

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81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9.88亿元,增长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94.79万平方米,下降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85.87万平方米,下降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0.6%,非国有投资增长12.5%。分投资方向看,民生工程投资增长9.3%,生态环境投资增长7.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3.2%,工业投资增长37.7%。分区域看,五城区投资增长5.6%,两园区投资增长5.4%,七县市投资增长12.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0.08亿元,比上年下降12.8%。其中,住宅投资267.26亿元,下降12.1%。商品房销售面积566.58万平方米,下降17.3%。商品房销售额277.22亿元,下降19.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610.72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50.11亿元,增长2%。分行业看,批发业121.3亿元,增长1.8%;零售业1455.13亿元,增长2.9%;住宿业47.49亿元,增长0.1%;餐饮业236.91亿元,增长2.1%。

分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9.4%,化妆品类增长28.3%,金银珠宝类增长6.9%,日用品类增长12.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2.9%,中西药品类增长25.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8%,汽车类增长8.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衣着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6.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2%。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4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出口309.94亿元,增长66.1%;进口176.44亿元,下降1.6%。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655万美元,同比增长72%。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54.1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6%。其中,国内游客4454.12万人次,下降4.6%,实现旅游总收入440.47亿元,下降6.1%。

七、交通和邮电

年末民用车辆保有量120.3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7%。其中,民用汽车81.98万辆,增长6.9%;民用私人轿车43.07万辆,增长9.0%。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41.68万人次,下降55.1%。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2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快递业务量完成12639.12万件,增长51.1%;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90亿元,增长24.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9.13万户,下降3.6%,移动电话用户624.57万户,增长2.6%,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212.5万户,增长7.7%。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1亿元,剔除减缓税等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6.3%,自然口径增长3.9%。其中,税收收入130.6亿元,同口径增长9.4%;非税收入60.5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3.32亿元,增长12.2%。其中,公共安全支出27.44亿元,增长15.3%;教育支出109.39亿元,增长1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69亿元,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72.81亿元,增长8.9%;住房保障支出20.02亿元,增长4.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61.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其中,住户存款4059.83亿元,增长15.6%;非金融企业存款567.82亿元,下降3.5%;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7.92亿元,下降14.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55.26亿元,增长10.3%。其中,住户贷款1436.21亿元,增长6.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贷款1738.58亿元,增长12.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67.6%,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31家,证券交易额5456.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8%。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26.92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6.73亿元,增长10.1%;健康险保费收入25.78亿元,增长3.4%,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75亿元,下降12.1%;财产险保费收入40.19亿元,增长17.4%。保险赔付支出44.67亿元,增长27.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通过内部挖潜、提质改造、新建新增、强化管理等方式完成11个小学项目及5个初中项目建设,共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7580个(小学13230个,初中4350个)。全市高考本科上线2641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学生16人(上线27人),有3人进入全省前10。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0.4亿元,增长13.5%。2022年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验收,成功入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64位。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南华大学"辐射-线粒体与人类重大疾病"实验室已纳入省科技厅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范围。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17.08亿元,增长270%,合同件数2759件,增长237%,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8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2个。组织定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975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2.2%。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42张,发放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33张,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万台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8项。全市专利授权5183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78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2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个,省级27个。

年末有广播电台8座,调频、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6座,电视台9座,有线电视用户60.2万户。

年末有体育场地16556个,其中体育馆34座,运动场1563个,游泳池110个,各种训练房918个。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养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余名,安装室外健身器材102套,对城区范围内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更换,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20项次。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43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1万人,注册护士2.4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61157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家,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73人,医院、卫生院床位5114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共2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床位数共12874张。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766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人均水资源1424.88立方米,平均年降水量1310.1毫米,总用水量32.77亿立方米。

全市已发现的矿产69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5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9种,非金属矿产33种,水气矿产1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40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8处。

2022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8天,优良率87.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7;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9微克/立方米和32微克/立方米。

全市4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湘江干流衡阳段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市公园28个,公园面积862.5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6%,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107.8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二、人口、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657.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6.91万人,城镇化率55.78%,比上年末提高0.55个百分点。全市0-15岁人口为147.6万人,占总人口的22.44%;16-59岁人口为377.29万人,占总人口的57.3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2.85万人,占总人口的20.20%。

全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43.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4.9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01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0.63万人,失业保险职工人数65.9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60.43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7.79%。

全市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惠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3.04万人和14.28万人,发放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78亿元和4.94亿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5958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10445人。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3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亿元。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22元,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88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4元,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27333元、经营净收入4638元、转移净收入7996元、财产净收入3921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12816元、经营净收入5539元、转移净收入6496元、财产净收入363元。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495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754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305元、居住支出5408元、医疗保健支出210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7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795元、居住支出4918元、医疗保健支出1447元。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0.3%,农村为30.8%。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7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8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6%。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0.47万人,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829人。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3亿元,直接扶持创业480人,带动或稳定就业4021人次。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22年与2021年同比结果。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保险数据统计口径有所调整,不包含风险处置中机构的数据。

5.2014年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来自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衡阳市分公司和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邮政业务量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衡阳中心支行;上市公司、证券数据来自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保险业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质量检测、行业标准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测绘数据来自于湖南省第一测绘院;矿产资源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报纸、期刊、图书、体育、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档案馆个数及档案开放数据来自市档案局;卫生、疾控防疫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城镇新增就业、失业情况、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降水量、总体水质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城乡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和市城管执法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衡阳调查队。


专题:衡阳市统计公报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352977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