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2
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动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奋力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有效应对超预期的多重困难挑战,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扎实推进“532”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动能彰显新优势,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5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7.8万元,增长2.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2.4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4.5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13.2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8:48.8:49.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338.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4%,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72.0%。
城镇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扶持创业3.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万人,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达95%以上。城乡劳动者参与就业技能培训4.1万人,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1.6万人。
物价水平温和可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9%,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2%,衣着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8%。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6%。
市场主体表现活跃。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1万户、个体工商户8.4万户。年末各类市场主体累计80.4万户,增长9.1%。其中,内资企业25.8万户,增长6.7%;个体工商户53.9万户,增长10.4%。年末累计注册资本2.8万亿元,增长8.2%。其中,内资企业2.3万亿元,增长8.8%;个体工商户572.8亿元,增长10.6%。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6.0亿元,增长4.3%。粮食播种面积95.9千公顷,增长0.9%。粮食总产量69.7万吨,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16.2万吨,增长3.4%;秋粮产量53.5万吨,下降0.6%。油料产量2.8万吨,下降11.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7.5万吨,增长1.5%。水产品产量14.9万吨,下降2.8%。生猪出栏22.2万头,增长6.7%;猪肉产量1.7万吨,增长3.0%。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4747亩。建设提升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建30个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基地。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双百”提质工程,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总数达156家;新增国家级示范社6家和省级示范社17家。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5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49家。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26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21.1%,民营企业产值增长16.5%。企业产销率达97.7%。工业开票销售收入首次迈上2万亿元台阶,达2012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499.9亿元,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939.7亿元,增长8.4%。
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增速“六升四降”,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集群规模以上产值呈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68.1%、33.4%、28.8%、16.7%、10.6%。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集群规上产值合计超4000亿元,对全市工业贡献突出。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0.8%、223.0%和29.2%,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分别达61.2%、26.2%和14.8%。
建筑业发展整体趋缓。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1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降3.6%。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90.6亿元,下降0.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24.6亿元,下降0.5%。房屋施工面积12068万平方米,下降7.4%;房屋竣工面积3690万平方米,下降7.8%。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2.2万元/人,下降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8.7%,服务业投资下降2.6%。分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20.8%,民营投资增长0.7%,外商港澳台投资下降15.2%。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9.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高技术投资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5%,高技术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21.8%提升至22.7%。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6%,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9.5%。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62.4万平方米,下降31.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27.1万平方米,下降37.4%。全市商品房销售备案面积510.5万平方米,下降50.0%;其中住宅销售备案面积291.4万平方米,下降57.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复苏缓慢。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6.2亿元,下降1.9%。基本生活类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0.6%,日用品类零售额下降9.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5.9%;智能消费日益增长,智能手机、计算机及配套产品分别增长68.4%和75.7%。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88.9亿元,增长63.2%。餐饮线上消费稳步增长,限额以上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17.2%。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量稳质升。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228.5亿元,增长7.5%;出口2507.4亿元,增长14.7%,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动力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6.9%、30.4%、30.7%。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比重达82.1%,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市比重为54.8%。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达31.4%,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占比达34.1%。全年新增3家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3家市级进口交易中心试点、2家省级公共海外仓、8家市级海外仓。
外资招引提质增效。全市实际到账外资28.3亿美元,增长9.8%。其中,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到账19.8亿美元,占比70%,占比较上年提升1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外资项目数325个,其中新增制造业项目91个,新增服务业项目233个。新增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59个,超亿美元项目22个,超3亿美元的制造业项目4个。新增美国美敦力、韩国SK、法国圣戈班3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家、省外资研发中心2家、市级外资总部5家,2支QFLP基金先后完成注册。
外经外事扎实推进。全年新增对外投资项目54个,增长14.9%;中方协议投资11.2亿美元,增长105.9%;新增实际投资7.8亿美元,增长254%。在“一带一路”投资项目20个,增长42.9%;中方协议投资额7.0亿美元,增长613.1%。民营企业新增对外投资项目42个,中方投资额7.5亿美元。全年接待外宾24批,与常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外国城市54个,与我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驻以色列大使馆建立深化友好合作专项机制。
开发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市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107.1亿元,增长14.2%,实际到账外资21.8亿美元,下降13.1%。新增重大产业类项目55个,其中内资项目39个,总投资1004.2亿元;外资项目16个,协议注册外资13.2亿美元。全年实现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1个,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3个。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恢复。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85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9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2424.2万人,下降26.5%;客运周转量9.4亿人公里,下降32.4%。货运量15625.3万吨,下降7.3%;货物周转量334.2亿吨公里,增长4.8%。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长4.6%。开通常州—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国际铁路货物班列,海铁联运量连续3年全省第一,全年海铁班列发运集装箱重箱突破6万标箱,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3000万元。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194.7万人,货物吞吐量3.1万吨,增长51.9%。
邮政电信持续向好。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67.8亿元,增长9.2%。邮政业务收入78.5亿元,增长10.0%。其中,快递业务收入60.4亿元,增长9.2%。通信业务收入89.2亿元,增长8.5%。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0亿件,增长6.3%。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8亿件,增长1.5%;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2亿件,增长16.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12.8万户,互联网用户313.9万户,增长6.2%。
旅游市场复苏升温。全年旅游总收入983.9亿元,接待旅游人数6371.5万人次,其中4A级以上旅游人数4510.6万人次。东方盐湖城、环球恐龙城、青果巷等7个项目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热力榜,文化广场、三堡街等一批夜游新地标加速崛起,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达60%以上,形成“烟火文明同在”“市容繁荣共存”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模式。线上“常州文旅旗舰店”,在美团、大众点评平台的产品总交易额超2200万元。“常享游”文旅总入口持续开展“1元游常州”等特惠活动,注册用户达24.3万人。
八、财政、金融业
财政运行保障稳固。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1.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后增长1.6%。税收收入502.5亿元,其中增值税173.3亿元、企业所得税97.2亿元、个人所得税39.1亿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6.1亿元,增长7.0%。其中,教育、城乡社区、住房保障、科技、卫生健康等支出分别增长2.3%、5.8%、6.9%、19.4%、38.4%。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9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907.6亿元,增长14.2%。其中,住户存款6963.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6239.2亿元,分别增长23.2%和13.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844.2亿元,增长17.4%。其中,住户贷款420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638.0亿元,分别增长6.5%和22.9%。
保险业稳定向好。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共82家,其中产险公司30家、寿险公司52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62.1亿元,增长9.1%。其中,人寿险285.0亿元,增长8.4%;财产险77.1亿元,增长11.7%。保险赔(结)款支出51.7亿元,增长2.4%。其中,人寿险5.8亿元,下降9.5%;财产险45.9亿元,增长4.1%。提供各类风险保障28.4万亿元,增长6.1%。
资本市场主体扩容。年末全市证券营业部78个,资金账户总数159.4万户。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28640.6亿元,其中,基金成交额1713.6亿元,下降2.6%;债券成交额5665.0亿元,增长85.7%;股票成交额中A股交易额21262.0亿元,B股交易额6.0亿元。全年新增上市企业7家,累计达88家;年末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累计达98家。上市公司首发及再融资27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创新航是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全年全省融资最大IPO。
九、科技创新
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65家,有效高新企业数达3680家,增长26.2%。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累计44家,瞪羚企业累计671家。完成专利授权5316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71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5.3件。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53.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0%。
创新载体能级提升。全年市级以上“三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2329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898家。龙城实验室挂牌运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323家,其中众创空间118家、孵化器155家、加速器50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评B类以上的孵化器共34家,其中获评A类5家。在国家级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评B类以上共22家,其中获评A类9家。
创新人才快速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1.1万人,增长5.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8.2万人,技能人才2.9万人,引进人才总量再创历史新高。新增数字技能人才2.6万人、高技能人才1.6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年累计引进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7万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51.4%,占比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引才比上年增加1.5万人。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50所,其中幼儿园417所、小学221所、普通中学174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普通高校11所。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100所,竣工46所,增加学位3.8万个。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9个、培育点2个,省五年制高职高水平专业群5个。南航天目湖校区南区、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全国唯一的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实验区落地常州。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博物馆30个、公共图书馆8个(图书总藏量473.6万册);自办广播节目7套,电视台节目7套,有线电视用户73.8万户。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6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市级59家。达到省级标准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1个。创新推出“千果艺站”系列群文活动,打造14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16支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6件作品在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评选中获奖。举办社教活动和公益讲座145场次、公益培训113期次,完成送戏1009场、送书下乡5万册。
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妇幼保健院)152家。卫生技术人员4.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万人、注册护士1.9万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人。拥有总床位3.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含妇幼保健院)3.0万张。新增三甲医院3家,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家,成立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十强城市,全省唯一获评“江苏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发展等级运动员287人、等级裁判员826人。年末拥有体育场地2.4万个,其中体育场31个、体育馆40个、室内外游泳馆(池)241个、乒乓球房(馆、场)2931个、健身房(馆)1521个、篮球场(含三人制篮球场)4351个、城市健身步道2952个、全民健身路径7202个、其他体育场地4657个。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19.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4.3平方米。承办国家级比赛11项、省级比赛11项,共29名运动员获得全国比赛及全国以上大赛冠军,其中1名运动员获得世界运动会冠军,1名运动员获得亚洲冠军。
十一、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6.62万人,增长0.31%。全年出生人口2.96万人,死亡人口3.2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7‰,比上年下降0.38个千分点。年末城镇常住人口418.64万人,比上年增加3.62万人。城镇化率为78.01%,比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全市户籍总人口389.21万人,增长0.27%。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14元,增长4.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78元,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2元,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81,比上年缩小0.03。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216元,增长3.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59元,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31元,增长5.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6.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1.3%。
住房保障日趋完善。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9407套,基本建成9193套;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9万套、基本建成1.3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5个,惠及居民6.8万户,28.2万平方米“大板房”异地安置项目实现竣工交付。新建或改造人才公寓3.5万套,两年累计开工6.5万套,其中已启用4.1万套。推进产业园区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做法,被住建部列入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6080户、改善农房5960余户,结合宅改助力农房的案例被住建厅在全省推广。
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0.8万人,增长2.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17.5万人、151.5万人、207.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442.1万人、164.4万人。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常州惠民保”成为全国优秀案例,长期护理保险惠及超2.6万人。年末全市有8227户、1.1万人纳入低保范围,累计发放保障金1.2亿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00元。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21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5053张,收养人数9255人。
十二、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
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64.6亿元,南沿江城际铁路、常泰长江大桥、常泰高速公路、魏村枢纽扩容改建、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等工程稳步推进,泰州至常州高速公路成功纳规。新建农村公路32公里,开通6条交邮融合示范线路,实现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100%,主要品牌“快递进村”覆盖率达100%。全国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常州段建成投运。
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年末全市开行轨道线路2条,运营线路总里程54.0公里。全年地铁营运总里程473.4万列公里,累计客运量4489.7万人,日均载客12.3万人次。年末全市营运公交线路294条,线路总长4465.5公里,公交营运车辆2408辆。优化16条公交线路,新建、改(扩)建376个公交候车亭,常州至金坛普惠制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巡游出租汽车3678辆,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3740.2万人次。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09.4亿千瓦时,增长3.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9.1亿千瓦时,增长18.8%。城区自来水供水量4.3亿立方米,管道燃气供气量18.2亿立方米,污水处理3.7亿立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置208.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年建成区绿地总面积预计为11378.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预计为333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8%。
十三、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全市PM2.5年均浓度33.0微克/立方米,下降8.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6.7%,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二。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92.2%,与上年持平,所有河流断面首次均达= 3 \* ROMANIII类,4条入湖河道首次全部达到省定考核目标。整治提升“危污乱散低”企业2569家,拆除沿江化工企业8家。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年实现增核10614亩、扩绿641.5亩,累计建成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
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9%,全年营造林达1.38万亩,造林保存率达100%。推动溧阳、金坛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融合发展,打造全域“幸福河湖”,新改扩建公园绿地92.7公顷,建设口袋公园28个、绿化精品道路21条、立体绿化12处。累计建成1414个美丽宜居乡村,创成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注:
1. 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不变价格计算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专题:常州市统计公报
证券期货业App安全认证获证产品目录
62款完成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合规整改App清单
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分类示例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福建发布2024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2024年福州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分数线排名
2024年福州市区初中招生计划人数
一图读懂 | APP能提取哪些个人信息
华为终端高调“出海”的商业逻辑
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
福州市示范性高中及建设校、一级、二级、三级达标高中分别有多少?
盘点下载使用违规移动App的十大行为
2024年福州中考市中招政策官方解读
福州市有多少所学校?
2024年福州市普通高中 (含综合高中班) 招生计划
创业公司倒闭的原因都有哪些?
思维导读:如何做好自媒体?
福州市下辖6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行政区划分别是哪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和用处?
品牌“贵”在细节 “赢”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