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2022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4-25

烟台市统计局

(2023年4月14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经济迎难而上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生产领域总体稳定,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515.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2.5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022.2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831.09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构成为6.9:42.3:50.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581元,比上年增长5.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7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4.9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0.5%。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下降1.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1.8%。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4

一、食品烟酒

1.4

其中:粮食

0.5

畜肉类

-4.7

禽肉类

2.7

食用油

3.6

蛋类

3.7

鲜菜

0.2

干鲜瓜果类

4.1

二、衣着

-1.2

三、居住

0.4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4

五、交通和通信

5.3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0.6

七、医疗保健

1.0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7

年末常住人口705.8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23%,比上年末提高0.42个百分点。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兴动能稳定增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3.4%。“四新”经济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0.3%,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2.9%,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大力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九大产业产值8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新兴消费蓬勃发展,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4%。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2.12万户,其中企业4.41万户,个体工商户7.6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38户。年末实有市场主体104.2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其中,企业30.82万户,增长6.8%;个体工商户71.51万户,增长3.0%;农民专业合作社1.90万户,下降1.3%。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建成粮油绿色高质高效核心区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年末,农字号上市企业达到1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86家。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10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69个。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68.5亿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个,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2084.6公里、清洁取暖16.3万户。

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组织举办第三届儒商大会烟台重点产业链合作推介会、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烟台配套经贸活动、全市重点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高层次经贸活动30场。实际使用外资2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人才高地加快隆起。全面构建起“青年人才万元补贴、领军人才百万资助、顶尖人才亿元支持”政策体系,是省内首个实现企事业单位从博士到大专普惠性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全覆盖、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普惠性配套政策全覆盖、中央省属驻烟单位人才同城化待遇全覆盖的地市。2022年全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360人,引进高校毕业生63445人。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财政性科技投入32.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5%。年末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7家。年末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19家,其中国家级1家。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24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全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869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专利)188件。年末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889件,比上年末增长31.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9.56件,比上年提高4.65件。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4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7%,占全部装机容量比重为53.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国控点位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1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3%。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2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改善11.1%。全市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比上年改善9.1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海洋强市全力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个,其中国家级20个。海洋牧场总面积140万亩。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6256.97万吨,比上年增长9.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11.78万标箱,增长12.8%。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25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548.30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23.48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231.81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357.13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78亿元,增长8.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2.19万公顷,增加0.04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6.11万公顷,减少0.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04万公顷,减少0.22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84.73万吨,比上年增加1.39万吨,增产0.8%。全年粮食单产达到405.3公斤/亩。其中,夏粮产量73.76万吨,减产1.3%;秋粮产量110.97万吨,增产2.1%。油料产量40.10万吨,减产3.5%。水果(含瓜果类)产量799.83万吨,增产3.7%,其中苹果产量632.25万吨,增产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2.7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猪肉产量36.5万吨,增长0.9%;牛肉产量2.9万吨,增长5.1%;羊肉产量1.2万吨,增长20.2%;禽肉产量32.0万吨,增长0.1%。禽蛋产量26.8万吨,增长18.9%。年末生猪存栏306.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全年生猪出栏448.5万头,比上年增长1.3%。

全年水产品产量185.67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84.85万吨,增长3.1%;淡水产品产量0.83万吨,增长5.1%。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1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08.8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4314台,增长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48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5.7%,制造业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3%,汽车制造业增长11.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9.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7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分门类看,采矿业由去年的亏损9.6亿元转为今年的盈利32.2亿元,制造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8.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7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31.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金融业增长6.5%,房地产业下降3.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7.4%、16.0%。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9%。

全年货物运输量25888.00万吨,比上年下降0.9%;旅客运输量2192.66万人次,下降32.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9819.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8.05公里。

表2    2022年货物和旅客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万 吨

25888.00

-0.9

铁路

万 吨

2955.20

17.4

公路

万 吨

18335.00

-4.6

水运

万 吨

4594.00

4.5

民航

万 吨

3.80

-14.3

旅客运输量

万人次

2192.66

-32.1

铁路

万人次

490.72

-36.1

公路

万人次

1200.13

-31.1

水运

万人次

360.29

-18.7

民航

万人次

141.52

-49.2

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6256.97万吨,比上年增长9.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605.79万吨,下降5.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11.78万标箱,增长12.8%。年末全市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44个,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10个。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10.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10.69万辆,下降6.0%;私人汽车保有量191.15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保有量126.07万辆,增长5.3%,其中私人轿车120.13万辆,增长4.7%。

年末公交运营车辆4291辆,运营线路431条,年客运量20772.68万人次。年末运营出租汽车5414辆,年客运量6241.57万人次。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65亿元,增长4.1%。电信业务总量75.89亿元,增长29.1%。包裹快递业务量2644.29万件,增长9.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9.40万户,增长5.5%。移动电话用户874.72万户,增长3.3%,其中4G和5G移动电话用户758.45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16.03万户,增长10.9%。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1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7.31亿元。金沙滩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末共有旅游度假区国家级3处、省级7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81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20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55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9家。各类旅行社249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20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8%。重点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4.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1%;民间投资增长1.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01.58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住宅投资604.42亿元,下降13.2%。商品房施工面积6203.83万平方米,下降8.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778.17万平方米,下降8.2%。商品房销售面积930.0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57.52万平方米,下降13.2%。商品房销售额728.61亿元,下降16.9%,其中住宅销售额676.45亿元,下降17.8%。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42亿元,比上年增长0.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61.22亿元,增长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7.20亿元,增长0.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928.67亿元,增长0.7%;餐饮收入额319.75亿元,下降1.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9.8%,日用品类增长6.3%,金银珠宝类增长8.8%,化妆品类增长3.1%,汽车类增长5.6%,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69.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547.4亿元、增长10.5%。其中,进口1796.5亿元,增长7.8%;出口2750.9亿元,增长12.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1713.4亿元,增长16.8%。

表3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 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4547.37

10.5

进口额

1796.47

7.8

出口额

2750.89

12.4

其中:一般贸易

1548.24

29.5

加工贸易

899.08

4.0

其中:机电产品

902.94

-28.19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191.25

1.0

其中:亚洲

1267.69

11.1

北美洲

583.77

10.9

欧洲

517.60

5.5

大洋洲

68.92

25.6

非洲

89.76

33.1

拉丁美洲

223.16

32.6

其中:一带一路国家

613.97

28.2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项目243个。实际使用外资2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5.0亿美元,增长28.5%。

全年新备案境外投资企业(机构)26家,比上年增长30.0%。实际对外投资15.3亿美元,增长23.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9.0亿美元,增长30.0%。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8%;完成营业额5.9亿美元,增长2.7%。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5.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426.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1.7%、11.3%、8.1%。

全年税务部门组织收入1546.3亿元,比上年同口径下降5.7%,其中国内税收收入776.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下降0.1%;社会保险费412.5亿元,增长7.9%;非税收入合计355.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下降15.6%;其他收入1.5亿元,增长6.1%。海关代征税收328.5亿元,增长50.7%。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35.6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多92.2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2344.78亿元,比年初增加1331.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831.65亿元,比年初增加1441.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9%。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8097.92亿元,比年初增加620.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7709.03亿元,比年初增加657.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

全年证券期货市场交易额3.0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44.5%。年末累计投资者账户开户数163.7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8%。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5家,总数达到59家。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1家,总数达到43家。新增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公司8家,总数达到279家。

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法人机构1家,地市级分支机构77家。全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0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239.04亿元,增长1.9%;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63.01亿元,增长4.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96.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人身险公司赔付53.31亿元,增长2.3%;财产险公司赔付43.69亿元,增长2.4%。

九、民生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3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00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6元,比上年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2,比上年缩小0.04。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01元,比上年下降0.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577元,下降1.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42元,增长3.3%。

年末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7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2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4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6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0平方米。

表4    2022年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耐用品名称

单位

城镇住户

农村住户

家用汽车

58.9

34.8

摩托车

14.2

41.9

助力车

74.7

71.5

洗衣机

99.0

91.8

电冰箱(柜)

111.1

107.9

微波炉

43.2

13.3

彩色电视机

108.3

104.5

空调

108.5

59.1

热水器

90.8

72.6

烤箱

7.1

1.3

洗碗机

3.8

0.9

排油烟机

91.9

66.1

固定电话

线

5.9

9.0

移动电话

220.0

207.1

计算机

48.5

18.8

照相机

9.9

0.5

乐器

6.0

0.0

健身器材

4.5

0.9

空气净化器(含新风系统)

8.0

1.0

地面清洁电器

23.1

2.4

年末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1.4万人(不含离退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9.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8.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1.4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数37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5.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6.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8.8万人。

政府发放的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60元。失业金领取标准每人每月1890元/1710元(海阳、莱阳、栖霞执行低标准,其他县市区执行高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953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为684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745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为509元。年末全市共有7192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1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1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32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6073.9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8240.29万元、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584.98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36650.60万元。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一、二级每人每月182元,三、四级每人每月149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每人每月182元,二级每人每月149元。年末全市共有32740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8294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1700万元。

年末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55个。其中,养老机构(含敬老院)253个,SOS儿童村1个,儿童福利院1个。机构养老床位4.53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1.90万人。共建有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1751个。全年福利彩票销售8.03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2.40亿元。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1813.42万元,发放救助款物851.3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88万人次。

全年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6874套,完成1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3个、总长3.9公里。完成省定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620户。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1430户。

十、社会事业

全年研究生招生3368人,比上年增长1.9%;在校研究生9648人,增长15.2%;毕业生2128人,增长35.6%。普通高校16所,本专科招生9.14万人,增长13.4%;在校生26.82万人,增长3.3%;毕业生7.96万人,增长29.6%。中等职业学校29所,招生1.61万人,下降4.8%;在校生4.9万人,增长2.3%;毕业生1.4万人,下降7.0%。普通高中46所,招生3.0万人,增长7.9%;在校生8.8万人,增长3.0%。普通初中230所,招生5.22万人,增长0.1%;在校生21.07万人,下降0.4%。小学288所,招生6.02万人,下降9.9%;在校学生30.49万人,增长2.7%。特殊教育学校9所,招生528人,在校学生2772人。幼儿园958所,招生4.68万人,下降8.7%;在园幼儿18.34万人,下降2.1%。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年末拥有县级以上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10个,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635场次,新建体育场地设施104处,全市体育健身器材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区范围建成15分钟健身圈。参加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获得金牌总数(434枚)第三名、优秀运动员组(235枚)第二名,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烟台籍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共获得7个世界冠军。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5993所。其中,医院19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32所。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84元。6家县医院已全部达到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三级医院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省提升标准、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占比分别达到96.05%、32.2%、92.11%、100%,社区医院建设实现区市全覆盖。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2℃,比上年低0.3℃。全年平均降水量979.1毫米。全年水资源总量68.35亿立方米。年末29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6.3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2.52亿立方米。

年末森林覆盖率36.3%,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599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675亩。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8个、市级3个。共有森林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3处、市级7处。

全社会电力消费量611.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4.87亿千瓦时,增长9.4%;第二产业用电476.19亿千瓦时,增长1.8%,其中工业用电471.53亿千瓦时,增长1.8%;第三产业用电62.19亿千瓦时,增长3.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8.72亿千瓦时,增长9.2%。

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各类噪声功能区均达到相应指标要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为67.8分贝。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昼间为54.7分贝。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4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51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包括: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以及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均来自于抽样调查。

8.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9.“9+N”中九大产业包括:有色及贵金属、高端装备、绿色石化、汽车、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


专题:烟台市统计公报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354271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