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202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4-24

202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1]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社会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呈现持续恢复、进中提质良好态势,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492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8.05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5197.34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9245.36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为3.2:34.8:62.0。

图1:2017-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34.2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83%,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9.6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7.32%,比上年末提高0.15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6.3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3.8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为103.0,衣着类价格指数为100.8,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1.4,交通通信类价格指数为105.8,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指数为100.3,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100.7,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1.5。

表1: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全 年 ( 上 年 同 期 = 1 0 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 非食品价格指数 101.8 服务价格指数 100.8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2.9 一 、食品烟酒 103 食 品 103.4 # 粮 食 106.2 鲜 菜 105.5 猪 肉 91.7 鸡 蛋 105.7 二、衣着 100.8 三、居住 100.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4 五、交通和通信 105.8 六、教育文化娱乐 100.3 七、医疗保健 100.7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101.5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6.3万户,其中企业10.7万户,个体工商户15.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12户。年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5.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7%。其中,企业77.3万户,增长5.6%;个体工商户126.1万户,增长4.3%;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万户。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01.6万户,增长4.8%,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为98.3%。

动能转换加速突破。全年“四新”经济[3]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0.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8.2%。规模以上工业[4]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5%,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443.1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4.2亿元,增长8.6%;牧业产值176.9亿元,下降0.6%;渔业产值234.0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7.4亿元,增长9.1%。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种植业平稳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2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8万公顷,花生播种面积6.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11.3万吨,比上年下降0.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59.9万吨,下降0.3%;花生产量31.2万吨,下降8.2%;水果(含果用瓜)产量121.9万吨,增长1.8%。

图2:2017-2022年粮食产量


表2:2022年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标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

夏粮

秋粮

油料

蔬菜及食用菌

水果

园林水果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31.2

83.1

-0.5

-1.0

0.03

-8.2

-0.3

1.8

3.2

林牧渔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荒山造林面积0.067万公顷。全年肉类产量52.0万吨,禽蛋产量26.9万吨,牛奶产量29.6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捕捞)99.3万吨,比上年下降1.9%;海、淡水养殖面积3.78万公顷,增长1.6%。

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11个,产业强镇达到43个,绿色园艺标准园达到202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8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54个。农机总动力76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9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02%。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39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2%,制造业增长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分大类行业看,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增长面为62.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分别增长8.0%、24.7%、6.1%、18.9%和13.6%。新产品快速增长,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锂离子电池、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4.9倍、65.6%和30.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2%。

表3: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增长(%)彩色电视机 万台 2545.6 28.1 智能电视 万台 2390.6 27.1 家用电冰箱 万台 832.1 -7.1 家用洗衣机 万台 776.1 6.2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1208.2 5.0 锂离子电池 只(自然只) 52053076 65.6 啤酒 万千升 203.0 2.0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8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4.5 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 平方米
490.7 多晶硅 千克
30.6 粗钢 万吨
33.9 动车组 辆
464
-7.8 城市轨道车辆 辆
964
-39.3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1522.6 -33.7

部分行业利润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1%,利润总额下降10.5%。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9.3%,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实现利润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55.3%、20.4%和

11.1%。

建筑业稳健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50.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6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8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签订合同额8606亿元,增长16.2%。

图3:2017-2022年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


四、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有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92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规模以上服务业[5]实现营业收入3884.4亿元,比上年增长6.6%。服务业新动能表现活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2.2%、17.8%和54.0%。

交通运输承压运行。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货运量4.0亿吨,比上年下降0.6%完成客运量2991万人次,下降41.9%。

全年港口吞吐量6.6亿吨,比上年增长4.3%;外贸吞吐量4.7亿吨,增长3.2%;集装箱吞吐量2567万标准箱,增长8.3%。年末拥有空中国内航线220条,国际航线22条,港澳台地区航线2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97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9.4%;航空货邮吞吐量22万吨,下降7.4%。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55万辆,比上年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308万辆,增长5.3%。

表4:2022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及增速

指标单位运输量增长(%)旅客发送量 万人 2991 -41.9 铁路 万人 1210 -36.7 公路 万人 1694 -45.6 水运 万人 86 -27.7 货运运输量 万吨 39711 -0.6 铁路 万吨 8622 1.5 公路 万吨 26696 -6.0 水运 万吨 4393 43.2

邮政电信持续向好。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2.1亿元,增长4.6%;电信业务总量153.4亿元,增长31.1%。快递业务量8.1亿件,增长4.8%。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499万户,增长0.1%。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345.3万户,增长3.9%。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新建5G基站10204个,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30154个。

旅游市场复苏趋缓。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581.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7%,国内旅游收入1006.4亿元,下降28.7%。年末拥有A级旅游景区101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5处,3A级旅游景区62处。拥有星级酒店81家,其中5星级酒店11家,4星级酒店21家,3星级酒店46家。拥有旅行社630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6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8%。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5.0%。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5%。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民生投资增长23.2%和17.1%,比上年分别提高27.0个和30.1个百分点。

图4:2022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89.1亿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住宅投资1316.2亿元,下降11.1%。商品房销售面积156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64.1平方米,下降11.0%。

表5: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增速

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增长(%)总计 1789.1 -9.7 1563.7 -4.9 住宅 1316.2 -11.1 1264.1 -11 办公楼 95.7 -22.6 143.4 90 商业营业用房 114.1 -0.6 110.3 80.7 其他 263.1 0.3 45.9 -48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增加。全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05套,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8万套(间)。年末全市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1.48万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11390.42万元。

六、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恢复放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9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商品零售5286.1亿元,下降1.1%;餐饮收入605.7亿元,下降3.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62.2亿元,下降1.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9.6亿元,下降1.2%。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044.0亿元,增长2.1%。

图5:2017-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和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23.3%、18.7%和480.8%。绿色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6%和10.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步扩大。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9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额5361.1亿元,增长9.0%;进口额3756.1亿元,增长5.1%。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进出口6366.1亿元,增长11.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9.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559.0亿元,下降10.1%;国有企业进出口1189.6亿元,增长14.5%。从出口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2434.6亿元,增长3.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4%,其中汽车零配件、汽车、船舶出口分别增长16.6%、102.8%和83.9%。从贸易市场看,对排在前三位的东盟、美国、欧盟进出口分别为1743.3、1010.8和944.7亿元,增速分别为28.8%、1.3%和-4.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194.4亿元,增长21.0%;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557.5亿元,增长11.4%;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00.1亿元,增长20.1%。

全年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8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出口额10587.2亿元,增长23.9%;进口额7859.5亿元,增长18.8%。

图6:2017-2022年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表6:2022年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指标 进出口 金额 增长 出 口 进口 金额 增长 金额 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纺织服装 639.5 7.9 620.3 8.6 19.1 -12.3 农产品 1199.2 13.5 432.7 16.7 766.5 11.8 机电产品 2992.1 1.1 2434.6 3.6 557.5 -9.5 高新技术产品 697.8 -7.6 340.5 -13.1 357.2 -1.7

表7: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速



利用外资保稳促优。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93家,比上年下降23.7%;合同外资277.1亿美元,增长29.3%。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5亿美元,增长12.6%;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4.7亿美元,占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达到56%。

对外合作稳步推进。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承揽项目39个,新签合同额21.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1%;完成营业额29.3亿美元,下降2.7%。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0688人。

“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全年全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2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7%;中方实际投资额3.9亿美元,增长17.4%。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扎实稳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3.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881.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6.2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教育支出332.1亿元,增长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2.5亿元,增长3.9%;卫生健康支出142.3亿元,增长14.5%。全年税务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2983.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9.6%,其中国内税收2126.3亿元,增长2.2%。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全市存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9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比年初增加2617.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6782.5亿元,增长

11.2%,比年初增加2693.5亿元。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03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333亿元,增长9.1%;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70亿元,增长8.5%。全年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75750.5亿元比上年增长6.8%;法人机构证券交易额75337.6亿元,增长14.2%。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7家,境内上市公司达到65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00家,基金管理规模1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民生质量持续改善。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35元,比上年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4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01元,增长6.0%。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497元,比上年下降1.2%,恩格尔系数为2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592元,下降2.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08元,增长2.9%。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8.7平方米。

表8: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表9: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表10:2022年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地铁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4号线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15公里。顺利实施29个城中村改造,完成318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完成架空线入地207公里。打通42条未贯通道路,新增2.2万个公共停车泊位,16个位于老城区的停车场建成启用。基本完成60个山头公园整治,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761.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平方米。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336.27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9.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1.4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29.9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22.99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5万人和484.92万人。年末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7.6亿元;城乡特困供养人数1.3万人,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支出2.9亿元。为9.0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0.5亿元,为7.9万名大病群众报销医疗费53.9亿元。全市养老床位5.3万张,其中本年新增养老床位0.2万张。

图7:2017-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创平台加速建设。崂山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获批组建。5家实验室在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中获得批复,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66家,其中国家级11家。新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6家,总数达到30家。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9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680家,比上年增加1136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050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总数累计达到151家。新引进集聚人才25.7万人,人才总量突破265万人。

图8:2017-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增速


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初步统计,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405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7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3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技进步奖51项,最高奖项1项,青年奖1项。技术合同交易额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40.8亿元,增长28.2%。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4523件,比上年增长42.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99件,比上年增加12.1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351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12所,新增公办学位8.07万个;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幼儿园62所。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高校(含民办高校)29所其中普通高校26所。

全年研究生招生2.20万人,在校研究生6.73万人,毕业生1.46万人(不含驻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12.49万人,在校生40.50万人,毕业生10.9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8万人,在校生9.24万人,毕业生2.9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79万人,在校生15.76万人,毕业生4.44万人;初中招生9.37万人,在校生29.25万人,毕业生9.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2.54万人,在校生66.45万人,毕业生9.3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3万人,在校生0.25万人,毕业生0.0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5.24万人。

图9:2017-2022年各类学校招生人数


十一、卫生、文化和体育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780个,其中医院353个,基层卫生医疗结构8290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90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2万人,注册护士4.44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6.96万张,其中医院5.85万张卫生院0.69万张。

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正式签约落地青岛。全年新建全民阅读设施100处。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102家,文化馆(站)148个,博物馆12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国有文艺院团9个,广播电台6座、11套节目,电视台6座、17套节目。全市共有档案馆12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建体育公园、笼式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健身场所58处,更新新建健身路径411处。我市运动员在第24届冬奥会上获得山东冬奥史上首枚奖牌;在第25届省运会上获得277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名。年末全市共有重点体校1所,学员1150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2059人。

十二、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能源供给更加绿色。全年能源生产量2836.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7%。发电量196.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6%。新能源发电量36.7亿千瓦时,增长10.1%,占全市发电总量的比重为18.7%,其中风力发电量增长3.8%,垃圾焚烧发电量增长6.3%,太阳能发电量增长315.8%。

能源消费保持平稳。全社会用电量57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3%。其中,工业用电量302.1亿千瓦时,增长1.4%;服务业用电量148.8亿千瓦时,增长3.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3.9亿千瓦时,增长13.9%。全市规模以工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54.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4%,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7%,石油消费量增长1.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3.5%。

图10:2017-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年平均气温13.5℃,平均年降水量1079.6毫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占全年的88.5%。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8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5分贝。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分别为26和4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分别改善7.1%和12.5%。20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面积达到99%。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6起,死亡98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3.5%和24.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66,十万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58。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四新”经济指以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为基础,由山东省统计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统计监测制度》界定的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特征的生产活动。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包括: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青岛市财政局;税务数据来自青岛市税务局;社会保障、就业、人才等数据来自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银行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证券保险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水产品数据来自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林业数据来自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农业数据来自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青岛市邮政管理局;宽带、移动电话等数据来自青岛市通信管理局;进出口、外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青岛市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教育数据来自青岛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市场主体、专利等数据来自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低保数据来自青岛市民政局;体育数据来自青岛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环境数据来自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用电量数据来自青岛供电公司;气象数据来自青岛市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青岛市公安局;粮食数据、畜牧数据、居民生活数据、价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青岛市统计局。


专题:青岛市统计公报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353544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