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苏德发

更新时间:2025-03-28 09:15:57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苏德发:苏炳溪,祖籍江西,7岁丧母,15岁丧父。父亲病故后,15岁的他跟同村人逃荒来到武夷山,跟廖姓包工头学打工,学做茶叶。1948年,20岁出头的苏炳溪领着过硬的技艺做上了“带山”。“带山”,就是上做青,下做焙,还能看那一片山适合种茶,是制茶中的上差。建国初,武夷山的马头、磊石、天游、品石等五个私营茶厂合并为一个初级合作社,苏炳溪被委以巡视员,总管岩茶采制。

自此,苏炳溪一做就是70年,2006年6月,他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茶制作传承人之一。而今,苏炳溪把大坑口岩茶厂和技艺传给了儿子苏德发。

武夷山大坑口岩茶厂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侧的天心村,-是集茶叶栽培、生产、加工制做为一体的企业。茶厂现有茶园面积壹佰多亩,主要分布在著名的正岩茶产地“三坑、二洞”,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栽种有武夷岩茶五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及肉桂、老丛水仙等优良品种。其中制做的肉桂茶在历届茶叶评比中屡获金奖。 

微信图片_20250328092710.png

现代科技的引用给传承千年的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更多的可能性,但“传统”依旧是传承人坚守的品质。

年龄最大的传承人苏炳溪今年已过鲐背之年,虽然耳朵听不清了,但见到我们拜访求合影就立马把头上的草帽往地上一扔,对着镜头笑得像个小孩似得,十分可爱。他的儿子苏德发说父亲现在还要做茶,“一到采茶季看到厂里的摇青机也要过去摇两下。”

苏德发从小跟着父亲学做茶,他坚持好的山场必须用手工一芽一芽地采,这样才能更好地保留茶叶里的物质,山场的管理也必须按传统的规矩要求来,不能妄自改变,“父亲的树不能砍的,一砍他就生气。因为砍掉的茶树只有香气,没有枞味。”

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_

专题: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本站访客:696382
2317373447
2317373447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