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病中杂记 找到一个好医生是病人的好福气

更新时间:2023-06-20 18:52:07

文 严建国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是无法体会老年人生病的痛苦与无奈。

我出生在上海浦东新区大团镇,年轻时一直听老人苦口婆心地唠叨:“侬忙了勿注意休息咾锻炼,下趟生大毛病起来来勿及。” 现在想想我当初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门前。我青壮年时,当时上海郊县的建筑施工行业非常红火。我也因此起早贪黑投身建筑行业,忙于干事业和工作。苦干几十年,钱是赚了点,但是不到六十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浑身毛病就来了。

年轻时我拼命工作,改善下生活条件。现在,我人虽然是住在商品房里了,想爬几格楼梯也爬不动。身体糟糕地眼睛看不出、胸闷头脑昏、浑身骨头疼。出门,汽车也开不动了。想吃好点东西,牙齿又坏脱了。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事体。

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本来想看看书、各地旅游到处走走。但事与愿违,退休后“到处走走”最多的地方是医院,“想看看书”,看的最多的是厚厚的一沓病例卡。

就以这两年来说,去年9月的一天,我突感觉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家人急忙打了120电话,叫了一辆救护车将送我去浦东东方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梗。在我已有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三顶“光荣帽子”上又多了一项让人无奈的“成绩”。经过治疗后,我的病情得到控制,顺利出院。不想,出院后仅仅八天,头痛又犯,复发脑梗(颅内血管狭窄),再次住院进行“予以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手术,病情再次得到控制。到今年农历春节,我还以为能太太平平、开开心心过个年。不想到了今年3月,我的腰又不能动了,痛的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倒霉的是,舌头、耳根、咽喉又发麻了,不能吞咽了,再次被子女抬着进了东方医院。

此时此刻,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腰椎病变、腰椎盘突出的病痛是年轻时干建筑工程落下的老伤。可是舌根、咽喉、耳根发麻不能吞咽,这确实是疑难杂症了。我小时候曾听老人说,解放前浦东地区有个针灸名医杨永璇,抗战期间从浦东乡下逃到上海租界,杨郎中以“一针灵”的针灸技术和“神鹰健步丸”治疗当时劳苦大众中流行的“软脚风”、四肢麻木、不能行走的病人,被浦东老百姓誉为“杨华佗”。可惜,这位老浦东医生早就去世了。那么,能解救我痛苦的好医生在哪里呢?

在四处找医生,治疗我舌头麻木之怪病的过程里,有的医生说,侬这是脑梗的症状。但我前不久刚做了两次成功的脑梗手术,如何会再次脑梗?有的医生说,侬这是精神性、心理性的麻木和心慌属于精神病,也就是浦东人说的“神经病”,我怎么会得了“神经病”了呢?给我配了一堆药回家服用,病痛没有改观。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带着试试的心态,找到了东方医院疼痛科主任廖丽君医生,希望找到点希望。第一次挂她的号,廖医生仔细翻看我手里厚厚的一沓病例,又仔细询问了我的病症病状,也不嫌我说话啰啰嗦嗦、也不嫌我声音有气无力。廖医生一句一句听完我的诉说后,凭借她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语判断:我的病是舌咽神经损伤,要马上安排针对性的“静脉麻醉外周神经减压手术”。很快,从廖医生确诊到完成三次手术,历时两日,我的舌咽神经损伤疼痛就缓解了,能吃东西了,心也不慌了,人一下子轻松了。我看着医院的窗外,眼前的天也变蓝了,云也变白了,真是无痛一身轻,没病才是真自由。

image.png

“绝对不能让病人带着希望来,带着痛苦离开”,这是廖医生后来对我说的话对于长期困扰我的腰椎盘突出导致的腰背、臀部、下肢疼痛数年的病痛,廖医生也用“外周神经减压手术”,配合三氧自体血疗和射频治疗法,减缓了我的病痛。我庆幸的是,病人找到了观察诊断准确、熟悉病情病状、治疗经验丰富的好医生,能让多少病人少走弯路,少吃苦头啊。找到一个好医生是病人的好福气。

在我三次在东方医院神经科住院手术和治疗的日子里,廖医生每天要来病房查房看我好几次,关心我治疗时的身体状况,关心我手术后的状态感觉,还关心我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严老板,侬要听医生的话,好好吃药,好好治疗,侬的身体还是有希望完全康复的。”

image.png

后来,通过其他医生、护士的介绍,我才知道。廖医生是作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引进到浦东新区的国内疼痛科专家,她也是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廖医生的这套治疗神经疼痛的治疗方法,是她在德国亚琛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时学习到的。其次,廖医生从2001年起就从事麻醉疼痛科的临床治疗,在她长达二十多年的临床岁月中,廖医生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与病人在一起。为了广大患者和疼痛医学事业,她放弃了在国外更高的收入和地位,放弃了许多许多,始终坚持在国内疼痛病学科的临床一线。就是这样一个矮小、清瘦、坚韧、执着的女医生,让我这个痛苦不堪的病人找到了福音。

正如国家所倡导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 就像廖医生自己说的:“绝对不能让病人带着希望来,带着痛苦离开”。廖丽君医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医生,一个令人值得尊敬的好医生。(作者为浦东乡土文化爱好者 建筑业从业人士)




专题:

 
本站访客:79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