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看这位90后技术尖兵如何在青岛“穿针引线”织就城市脉络

更新时间:2025-07-03 10:49:24

在城市建设的宏伟画卷中,有这样一位技术尖兵:他以一月之期独自解决不曾接触过的地铁保护难题,又集合众人智慧创造性地打造出青岛市最大的箱涵顶推,用知行合一的态度妥善化解“施工占道”和“交通调流”这对宿敌间的恩怨,在琴岛的大地上肩负起中建铁投敢为天下先的荣光。他就是安顺路项目技术负责人冉东,一位以技术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新时代建设者技术华章的卓越先锋。

image.png

“技术突围”的破局者

“冉东,南段需根据地铁集团需要在施工前完成地铁保护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 来自业主的通知突然打断了冉东的思绪,当时虽已从事基础设施工作五年,但“地铁保护”四个字对于他来说仍是知识盲区,甚至于公司的技术系统在面对2023年施行的《轨道交通保护区施工作业管理办法》时也无任何经验可言。在零涉铁施工经验、零技术储备的“双重真空”条件下,他毅然扛起开拓者大旗,以“外科手术式”精准拆解施工风险,在35天极限周期内完成3版方案迭代,并一次通过专家论证,最终形成的《涉地铁敏感区微扰动施工技术指南》,为涉铁区域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

image.png

“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在安顺路-金水路路口,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不远处的青岛北站,侯经理忧心忡忡:“要是在路口明挖施工,交通阻断问题恐怕会让咱们被青岛市民‘吐槽’啊!得从技术层面好好想想优化方案。”想到明挖可预见的后果,冉东第一时间提出暗挖方案,面对地质差、水位高、管线多、工期紧四座“技术大山”,他率领团队,通过类比17个工程案例,运用BIM技术模拟推演,最终形成四大破局之策:以全断面注浆固化淤泥层破解“豆腐渣地质”困局,以门式管幕阻隔地下水,以瘦身型结构断面设计在管线密布区开拓0.8米安全空间,以无后背墙顶推体系节约工期2个月,为项目完美履约提供技术保障。

“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围挡内发生什么我管不着,但围挡外的丝毫问题都将影响市民出行安全,民生问题马虎不得!”冉东牢记交警忠告,每一次交通调流前,他都会组织收集周边居民意见,遵循“做民生工程、听人民意见”的理念,每一次交通调流时,都亲自到现场,全程跟踪,手持对讲机指挥数个作业面协同作战,在早晚高峰车流洪峰中,以“人车对话”的手势语言编织出流动的秩序美学,实现了施工期间安顺路这条“城市生命线”的畅通无阻。

从懵懂小白到团队领航者,冉东走了七年匠心路。如今,他目光坚定而勇毅地说,“我会继续扎根一线,用技术为工程赋能,让每一张图纸都能在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专题:

本站访客:1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