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不负重托——“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原创性科研成果!”

更新时间:2022-03-06

时空定格:2021年11月7日晚,浩渺太空传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的声音:“我是01,我已出舱,感觉良好!”面向天和核心舱的全景相机,他向祖国挥手,声音自信而沉稳。女航天员王亚平也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这一天,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密切合作,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圆满完成全部既定任务。

记者手记:

回首2021年,中国科技的参天大树上,自立自强已然硕果累累。

这一年,我们向宇宙线起源的世界谜题发起挑战——

4月,中日科学家利用位于西藏羊八井的ASγ实验,观测到接近1拍的超高能伽马射线,首次确认其来源于银河系。一个月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再进一步,记录到1.4拍的伽马光子,并更加明确了其来源。这不仅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更突破了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这一年,我们率先攻克了人工合成淀粉的难题——

中国科学家生成了一种新酶,从头设计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这个只需要水、二氧化碳和电的“创造”,不依赖光合作用,被誉为“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路径,更为创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统奠定了开创性科学基础。

这一年,我们继续在太空留下中国印记——

神舟十二号“三人组”9月刚返航,神舟十三号“三人组”又在太空跨年。载人航天喜讯连连,嫦娥五号月壤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天问一号”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回”探测,“羲和号”探日获得包括太阳H-α谱线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和科学实验成果。

成果难以细数,桩桩振奋人心。

但更让我们感怀的,是那些不怎么“典型”的细节。

难以忘记,蔡韬的片刻犹疑。

当看到碘酒加入粉末变成蓝色,作为这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蔡韬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忐忑。“是真的吗?不会有错误吧?”蔡韬说,“6年多来,我们已经失败过太多次。”

这犹疑并非怯懦,而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的真实注脚。今日之中国,已经到了从并跑向领跑转变的关键期,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从0到1的突破。走向巅峰的道路不会是坦途,有犹疑、有退缩,都是正常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可贵之处,不是他们从无软弱之时,而是他们能够直面自己,收拾情绪,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执着攀登!

难以忘记,李献华的“锱铢必较”。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了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第一批研究。他们借了3克月壤样品,还了2.85克,仅消耗0.15克就完成了任务,刷新了对月球演化的传统认知。

这“锱铢必较”并非小气,而是中国科技实力提升的明证。月壤不那么容易研究,因为会被污染,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它的均值只有60微米,吹口气就没了,对研究平台的要求很高……但这些要求,难不倒中国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和吸引了优秀人才,搭建了最先进的实验平台,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难以忘记,刘新建的自信满满。

他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书记、研究员,也是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的总指挥。2021年4月15日,验收专家组给出结论,这一设备使我国在这一温区的制冷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刘新建说:“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低温大型制冷设备制造的‘第三极’!”

这自信并非张扬,而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实力显示。这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相关高科技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产业升级,在我国初步形成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的低温产业群。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激励着科技工作者书写更多中国奇迹。

创新者说:

褚英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绕火星的“制动捕获”,自此,环绕火星的轨道上有了中国人的火星探测器!了解国际行星探测历程的人都知道,制动捕获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步骤,准确实施捕获的技术难度是巨大的。在没有准确数据和前期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参考粗略的国外文献,思考如何破题——短时间内的大量试验、不断迭代优化技术实施方案、分析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预案。同时,在地面反复演练捕获制动的飞行控制过程,查找所有影响因素的配合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好在,功不唐捐,通过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夜以继日不懈奋斗,“天问一号”完美实现了这一“绕”,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汪筱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我们做古生物研究的,“根”在野外,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野外科考带来影响,但我们考察的足迹仍然到达了新疆哈密、甘肃马鬃山、内蒙古鄂托克等地。值得一提的是对新疆哈密恐龙的首次研究报道,竟然上了多个热搜榜,发表当日就有上亿阅读量。我想,公众之所以对这一研究的关注度这么高,一方面是科学素养的普遍提升,对科学新发现求知若渴,另一方面是对新疆充满热爱和向往,想跟着我们的研究“一游”新疆。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员,我更要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带领团队继续奋发图强、脚踏实地。

肖云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我不仅做科研,也做“教书匠”,如何引导并带领学生解决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是我最关心的事情。我从事的是超高品质因子微腔光学与光子学研究,这要求我们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国际学术最新领域持续开拓创新,发出中国声音;又要让最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健康。该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我深有感触。一直以来,我坚持以科研实践教育学生,希望他们在研究中,能以真正的需求为牵引,着眼解决关键科学问题,靠基础和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只有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才能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

龚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我们所与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我2021年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我们建立了多种新型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提升了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能力;同时,合作开展了珠峰、长江源的专项调查,打通了高海拔地区环境监测的“最后一公里”,用数据支撑雪域高原的环境治理,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我个人而言,经过多年研究,我发现森林火灾可以使有机氯农药的排放和传输增加1/4,从而加速这类污染物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迁移与循环。这一结论突破了传统科学认知。能够取得些许成果,除了多年坚持,在“所见所闻中出发”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合理的切入点,多年的青藏高原研究则给予我宽广的视角。“立足脚下、放眼世界”,这或许就是赶超一流科研团队的要诀吧!

黄宇杰(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生):这一年,关于“芯片”的话题总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半导体技术将庞大复杂的电路刻画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这就是一门艺术。我从事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算法和芯片设计,目前正争分夺秒,争取在感算存一体化领域取得突破。从进入课题组的第一天,导师就强调半导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我国的半导体技术和国外还有不小差距,从事这项技术研究,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刻不忍停歇。(来源:光明日报)


专题: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354341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