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团

主页
帮帮团网站

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7-01

2023年,长宁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

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2286.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2.30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223.90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7.3%。

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53亿元,增长8.3%。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6.74亿元,增长13.3%(详见表1)。

      表1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62.87

19.92

按收入级次分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8.53

8.31

按收入项目分



   # 增值税

188.78

101.72

    企业所得税

195.05

-9.63

    个人所得税

118.27

19.21

消费税

9.16

-15.8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96.74

13.32

  # 公共安全

12.01

-4.33

   教育

25.33

1.49

科学技术

11.36

34.53

社会保障和就业

26.49

12.57

住房保障

12.37

56.93

卫生健康

16.69

-26.6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8.22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建设项目投资86.85亿元,下降12.3%;房地产开发投资101.37亿元,增长41.4%。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20.10亿元,下降47.8%。

国企国资

区国资委监管企业2023年度资产总额633.2亿元,同比增长1.9%;所有者权益188.57亿元,增长3.0%;完成营业收入106.50亿元,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1.84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增长25.2%。

工商登记

全年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企业6502户,同比增长54.41%。其中,内资企业6099户,增长54.64%;外商投资企业403户,增长50.94%。新设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5676户,增长56.02%。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企业43354户(含分支机构7446户),实有企业注册资本额8125.35亿元(详见表2)。实有个体工商户9533户,比上年末增长0.91%。

表2 2023年末工商企业登记情况


实有户数(户)

实有注册资本额(亿元)

合 计

43354

8125.35

按企业性质划分



  内资企业

36874

6553.44

    # 私营企业

32710

3323.65

  外资和港澳台商企业

6480

1571.91

按产业结构划分



  第二产业

1390

138.18

  第三产业

41964

7987.21

screenshot-1719820757696.png

社会组织登记

全区社会组织808个。其中,社会团体15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56个。社会团体新成立3家,注销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新成立29家、注销23家。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

长宁片区(东虹片区)全年完成综合税收188.35亿元,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比重39.8%,经济贡献和比重均居商务区四片区首位。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48.45亿元,同比增长46.3%,占商务区比重65.2%。

媒体宣传

长宁区有线电视自办节目1套2个栏目,每周播送3.5小时。《长宁时报》全年发行52期,共发行141.89万份。2023年“上海长宁”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0.73万人,年末实有微信粉丝数36.32万人,全年微信发布信息1.1万条,总阅读量近2000万次;“上海长宁”APP发布图文视频信息3.9万条,“上海长宁”新浪微博粉丝数37.67 万人,全年发布信息1.77万条。

政府信息公开

全年通过“上海长宁”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820条,主动公开政府文件1149件,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14件。

全区各行政部门、街道(镇)共制发公文1189件,主动公开1149件,主动公开率为96.64%。

进口博览会

成立长宁区对接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领导小组。设置12个保障组,成员单位47家。长宁交易分团上报成交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8.57%,创下历史新高。

对口帮扶

全年落实市统筹帮扶资金1.49亿元用于红河州红河、绿春、金平县21个帮扶项目建设;落实市统筹资金4532万元用于果洛州甘德县9个帮扶项目建设。区财政计划外项目资金投入2850万元。完成来沪就业1224人。为对口地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1.6万余个。

全年向红河州三县社会帮扶资金4257.5万元;向果洛州甘德县社会帮扶资金901万元。开展产销对接,销售对口县农产品、手工艺品2.5亿元。

二、改革

长三角一体化

与合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长三角地市商会联谊会”,推进长三角民营企业合作共建。成功申报“长三角养老服务质量示范试点项目”。天山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参与长三角区域专科联盟建设,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举办航空领域论坛峰会、浙青益友圈走进东虹桥、长三角企业家圆桌会、虹桥商务区早餐会、虹桥资产管理论坛等各类活动,深化合作交流。

改革特色牌

出台《长宁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6.0版),提出十八方面重点任务121项举措。

在上海颁发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获评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发布《电商主播直播用语规范》直播团体标准。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完成网上申办系统1.0-3.0版优化升级,减轻群众办事成本。

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实际网办率和全程网办率均居中心城区第二。新增14项“免申即享”服务、5项“一件事”服务、3项“好办”服务。

全年完成新版社保卡申领换发15862张,敬老卡申领8469张。

人才服务

全年累计办理人才类落户7066人,其中人才引进3073人,居住证转常住户口2293人,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1688人(其中,世界排名前100强学校的留学生落户占比52.3%),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困难调沪12人。办理居住证积分10379人。全区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机构)135家,全行业实现营收51.29亿元,同比增长4.9%。加大优秀人才租房补贴力度,惠及1000余家企业、3400余名优秀人才。认定7家单位为青年紧缺人才实习基地,提供14个紧缺急需岗位,招录74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宁听我讲”线上宣讲43场、线下政策宣讲活动26场。

信用体系建设

制定发布《2023年长宁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建立社会救助信用告知承诺制度。开展信用修复,落实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双平台”同申请、同修复协同联动机制,累计受理信用修复申请57件次。

三、产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

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484.14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信息服务业实现税收199.42亿元,增长30.9%;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111.60亿元,增长5.8%;航空及物流业实现税收49.67亿元;现代商贸业实现税收91.63亿元,增长3.8%;会展旅游业实现税收6.10亿元,增长135.0%;社会服务业实现税收18.29亿元,增长18.5%;金融服务业实现税收7.44亿元,下降52.5%。

重点产业

“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2298家企业实现税收222.05亿元,增长30.04%;时尚创意产业1268家企业实现税收74.61亿,增长11.66%;航空服务业616家企业实现税收36.91亿元,增长44.07亿元;生命健康产业1356家企业实现税收34.90亿元,增长26.31%;人工智能产业648家企业实现税收37.61亿元,增长88.76%;金融服务业727家企业实现税收28.61亿元,增长16.3%。

虹桥机场全年起降航班26.68万架次,增长117.5%,占全市两大机场起降航班总量的38.1%;进出港旅客4249.27万人次,增长188.8%,占全市进出港旅客总量的43.8%(详见表3);机场货物吞吐量36.32万吨,增长96.8%,占全市机场货物吞吐量的9.5%。

 表3 2023年虹桥机场进出港旅客数


旅客数(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占全市机场

旅客比重(%)

进出港旅客

4249.27

188.8

43.8

  国内航线

4036.75

174.4

51.5

  国际航线

66.68

5.1

  港澳台航线

145.84

27.3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工业总产值193.12亿元,增长2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65亿元,增长21.1%。工业销售产值189.33亿元,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88.84亿元,增长20.8%。工业产品销售率98.0%。全区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120.7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2.5%。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年末全区在地经营具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00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5.35亿元,增长1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43.00万平方米,下降24.6%;竣工面积690.45万平方米,下降19.5%。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0.65万元/人。

商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0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5.53亿元,增长23.9%。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488.23亿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60亿元,增长16.1%。年末全区已开业城市商业综合体11家,全年实现营业额113.67亿元,增长75.0%。

房地产业

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90.65亿元,比上年下降16.2%。年末区域内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8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5.30万平方米、办公楼86.70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44.90万平方米。

全年累计成交房屋6967套,成交面积5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318亿元。其中,成交商品房723套,面积6.5万平方米,金额19亿元;成交存量房6244套、面积49.7万平方米,金额299亿元(详见表4)。

表4  2023年房地产交易情况


单位

绝对值

增长(%)

成交套数

6967

17.8

#  商品房

723

13.1

      存量房

6244

18.3

成交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56.25

8.4

#  商品房

万平方米

6.55

-15.0

      存量房

万平方米

49.70

12.5

成交金额

亿元

318.02

13.4

#  商品房

亿元

18.95

-43.1

      存量房

亿元

299.07

21.0

金融业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55.91 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家小额贷款公司当年累计发放贷款6.22亿元,1家融资担保公司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准金融机构授信总额4.4亿元。

电子商务

区内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1406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上海地区实现交易额3535.70亿元,增长79.3%。

吸收外资

全年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12个,引进合同外资8.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9%。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4.51亿美元,下降24.87%。

货物贸易进出口

全年长宁进出口总额625.6亿元,同比下降6.66%。其中出口总额294.25亿元,下降6.32%;进口总额331.34亿元,下降6.97%。

旅游

全年区域内纳统旅行社101家;旅游星级饭店15家,其中,五星级10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旅游景区1家。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等共计接待境内外旅游者505.10万人次,实现收入123.57亿元。

科技创新创业载体

年末各类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载体24家,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2家,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上海市众创空间19家(国家级7家)。全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面积合计约8.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团队)超过2000家。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

经济楼宇

东航K1-01地块和机场J-01地块2个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虹桥31号地块、原澳华市场办公项目、春秋航空总部办公楼和东航综管部项目4个项目竣工,总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

重大工程

北横通道江苏路二级匝道有序施工;真光路跨苏州河桥梁建成通车;推进轨交2号线与15号线娄山关路站地下换乘通道项目涉及的巴黎春天地下二层征收工作。

市政项目

推进紫云环路、古北路、双虹路、临空慢行桥梁等一批已建成项目的收尾、移交、结算等事宜;协和路(通协路-北翟路)道路改建工程竣工并通车;推进福泉路地下人行通道、通协路天桥有序施工;推进海粟绿地二层连廊、机场蓄车场地块项目深化前期研究。

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

全年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开工道路逾30公里,竣工20.11公里。全区架空线入地工程总竣工道路长度达到138.67公里。

停车

全区各类公共停车场(不含道路停车)125处,停车位3.29万个,停车场面积171.63万平方米;道路停车62处,停车位1676个。完成6个点位149个共享停车泊位。

保障房体系建设

全年受理、审核廉租房申请298户,复核411户。享受廉租政策户数2841户。其中,租金配租1756户,实物配租1085户;287户本市户籍家庭参加第十一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摇号,223户选定住房;18户非沪籍家庭参加第五批次摇号,16户选定住房;受理2839份市筹公租房申请,发放2023份准入资格确认书;受理5744份区筹公租房申请,发放3604份区筹公租房准入资格确认书。累计供应入住2706人次。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1765套,新增供应4400套。

综合治理

全年拆除存量违建256处、10568.83平方米,拆除新增违建28处、750.71平方米。创建2个“零违建居委会”,2个“全市50佳”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全年查处生活垃圾分类案件1327起,行政处罚9.77万元;查处建筑垃圾案件153起,罚款26.4万元;查处在建工地文明施工类违法行为12件,罚款8.2万元;查处油烟扰民案件7起,罚款1万元;查处涉及“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违法行为48起,罚款3.07万元;拆除违法广告设施4块,违法户外招牌设施3块,违法户外走字屏5块。整治“群租”875户,整治房间1986间,床位4010张。

城市更新

推进愚园路及“上海硅巷”城市更新。上海硅巷NO1项目于2023年竣工,重点打造公益性创新空间和科技成果展示空间。尚街LOFT二期公共空间提升工程于年底竣工。原定西路华美达酒店改造项目年底竣工开业,升级为集酒店、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精品综合体。

推进武夷路城市更新工作。155号仪电“新象限·武夷”项目、飞乐地块嘉华项目“翡悦里”项目、武夷路200号皮肤病老院项目和武夷路150号建工集团项目均已竣工。

推进新华路城市更新工作。上海影城项目于2023年竣工并成功举办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华路365号年底竣工。

全年启动精品小区建设130万平方米,完工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2台、新开工数401台。

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全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70571件,按时办结66936件,结案66940件,按时办结率99.99%。

五、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学年,全区教育系统各单位106所。在校学生56121人;教职工7010人,其中,专任教师5791人,教育部门教职工6226人,其中,事业编制人数6031人;专任教师5293人,其中,事业编制专任教师5169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100%,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95.7%,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97.4%。

表5  2023学年教育系统主要学校及学生数

学校类别

学校数(所)

在校学生数(人)

增长(%)

幼儿园

38

8776

-18.40

小  学

23

22175

-2.51

中  学

26

21173

6.28

  # 高中

5725

7.55

   初中

15448

5.82

职  校

1

1616

5.14

  # 职校生

1485

10.57

特殊教育

3

308

0.98

业余大学

1

2073

1.02

注:职校在校学生包括职校生和成人中专学生。

揭牌成立长宁区青少年“微芯”科学教育实验室。复旦中学与复旦大学签约共建数学教育基地。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市级督导认定,7家社区“宝宝屋”挂牌成立,5所公办幼儿园新设托班,托幼一体占比提升至50%以上,新增1所市示范性幼儿园,揭牌成立6个学前教育集团。

3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8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全区共有特级教师27名、正高级教师41名。3名班主任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5名教师获市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比赛一等奖。市第21届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7名学生被评为“明日科技之星”,6名学生获得“明日科技之星”提名,18名学生被评为“科技希望之星”。

科技

全年完成技术合同2142项,成交金额76.38亿元。认定市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市创新资金资助项目26项。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项,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5家。全年专利授权28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77件。

年末全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市区级科普基地13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5个;市级社区创新屋3个;社区书院18家;户外电子阅报栏72台。

文化

持续开展“万千百”文化惠民工程。围绕传统节庆、城市美育日、重大节点等主题,开展节庆系列活动。在区级场馆、街道(镇)、校园、民营文化场所、园区、商圈内累计配送并指导开展全区各类公共文化活动1.5万场,开展群众文化团队指导1379场,各类培训404场次。

开展“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长宁读书节、咖啡文化节等重点活动项目。

卫生

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6所。实有病床8554张。各级卫生技术人员1292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510人,注册护士5957人,药师(士)506人,技师(士)134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02人。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856.08万人次,其中,区属医院占比70.64%。区属医院病床使用率98.75%(详见表6)。婴儿死亡率(户籍)0.45‰,孕产妇死亡率0。

表6  2023年末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指  标

单位

数量

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单位

386

  市属单位

5

  区属医疗机构

15

  企业职工医疗机构

2

  部队医疗机构

3

  民营医院、护理院

28

  民营综合门诊部

27

  民营专科门诊部

86

  诊所、卫生室、医务室、护理站、医学检验所

172

  社区卫生服务站

39

卫生技术人员

12923

  # 区属

4706

执业医生、助理医师

4510

  # 区属

2367

注册护士

5957

  # 区属

3470

年末病床数

8554

  区属

3589

  企业

546

  部队

2001

  民营医院

2185

病床使用率(区属)

%

98.75

门急诊总量

万人次

856.08

年末家庭病床

3311

体育

全区注册运动员2513人,向上一级运动队输送26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全区有1个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1个上海市青训名教练员工作室、4支区办(校办)二线运动队。

成功举办2023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第九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亚军决赛、上海市市级机关运动会开幕式暨市级机关徒步嘉年华以及“乐动长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共计253场,近20万人次参与。

持续推进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和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建设。新建、改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2个、市民健身驿站2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4个、市民运动球场3片、市民健身步道3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49个。

六、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

全区户籍人口57.42万人。其中,男性27.32万人、女性30.10万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2235人,出生率3.9‰;死亡7760人,死亡率13.5‰;自然增长率-9.6‰。户籍60岁及以上人口23.37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40.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49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2.55万人。

办理居住证2578张,居住登记1580人,补重办1944张、续签(签注)20232张。

就业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687个,城乡登记失业人数5172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95.45%。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3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53人,创业帮扶1056户,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526人。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3571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57人,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评价证书1852人次。云南转移来沪就业农村劳动力1903人,云南转移来沪就业脱贫劳动力592人。在全市率先推出“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举办30场楼宇企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发动470余家楼宇企业推出招聘岗位10800个。推出长三角“百校千企万岗”高校毕业生招聘系列活动,推送近千家企业的2.3万余个就业岗位,收到8.2万余份简历,帮助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全年累计开展86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3097余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83766个。

劳动关系

全年累计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1997件,处理结案1932件,为5614名劳动者追讨各类工资报酬7184.91余万元。累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2328件,结案2254件,追索经济损失金额16064.46余万元。累计收到工伤认定申请1103件,做出工伤认定结论1077件;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792人次,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772人次;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确认131件。开展598家已达标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复审、法规培训和激励服务等。完成190家企业薪酬调查,对25家区属国企开展工资内外收入专项审计。对42家在建工程项目开展4轮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

社会救助

全年实施各类社会救助31.6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额2.14亿元。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次、保障资金5714.79万元;节日政策帮困送温暖523.34万元;个案帮扶45例、62.69万元。向13.03万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金额3136.36万元。年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8人次,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8人。在全市率先试点“社区云+儿童福利”关爱保障场景应用试点工作。实现社区救助顾问街镇服务站、居民区服务点全覆盖。

养老

全区养老机构57家。其中,有内设医疗机构的14家。床位数7033张。其中,认知症床位475张。年末共收住老人4259人。户籍老年人床位拥有率3%。年内新增1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5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继续为全区所有年满60周岁的户籍老人购买“银发无忧”保险。全年享受长期护理保险1.2万人,累计享受居家长期护理保险193.57万人次。完成“适老化改造”400户,落实老年综合津贴制度,累计发放津贴2.95亿元,惠及18.21万名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全区享受该服务补贴的人数1476人。

婚姻登记

全年办理结婚登记6961对,离婚登记1566对。

退役军人服务

全年发放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生活补助和社会保险费2680.3万元,核发无军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已故离休干部家属物业补贴等2157.9万元,发放企业退休复原干部生活补助258.94万元、随军家属自主创业奖励金9万元、优抚对象资金2243.54万元、病故军人一次性抚恤金2855.16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273.54万元。全年接收安置215名退役士兵和20名军队退休干部。

七、生态文明

节能

建成且并网光伏项目6345千瓦,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9万平方米,新建市级充电桩示范小区15个。建成530个新能源充电桩设施。

环境保护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2%,PM2.5为28微克/立方米。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实现净土出让和净土利用。推出“季候令”专栏8期,开展6堂“生境课堂”,拓展“生境+”沉浸式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水环境整治

全区36个水质断面平均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9个市级考核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完成环绿路积水点改善和北夏家浜直挺浜周围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推动初雨调蓄池建设,临洮路跨苏州河桥梁南岸两侧绿化带及配套初期雨水调蓄池已竣工。

绿化

全年新建绿地4.60公顷,年末全区绿地总面积1140.1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28.5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269.07公顷,覆盖率34.15%。

垃圾分类

全区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创成率100%。2023年全区738个居住区的“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创建覆盖率100%;完成全区512个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创建;所有道路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涉及商户6881家。2023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4.55%。

八、城市运行安全

食品安全

全年监督抽检各类食品及餐饮具3989件,合格3927件,合格率98.45%;流通环节监督抽检食用农产品1376件,合格1343件,合格率97.6%;开展快速检测6965件,阳性43件,阳性发现率0.6%。

药械安全

全年完成药品监督性抽验377件,合格377件,合格率100%;药品现场快检385件,合格率100%;医疗器械抽验23件,合格率100%。

生产安全

全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起、亡2人;未发生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交通安全

按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死亡事故18起,同比增长38.5%;死亡18人,增长38.5%。

消防安全

全年火灾事故431起,同比增长7.7%,2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9.6万元,增长36.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

居民安全

全年共接报110警情11.51万起,同比增长7.4%;刑事案件立案2653起,增长10.6%。说明: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长宁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23年长宁区生产总值数据统计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3.本公报第一、三部分产业税收数据未包含自主申报税收收入。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总和。区内平台包括总部位于长宁区的拼多多、携程旅行网等商品和服务交易平台。

6.房屋成交套数数据为当年登记数据,成交金额为合同金额。

7.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略有差异的情况。


专题:长宁区统计公报

热门文章

本站访客:448085
17750209359
1775020935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