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4 18:48:15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德喜:2017年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德兮谷品牌寓意着品牌创始人刘德喜师傅近30年来,潜心制茶,带领制茶团队,恪守传统道德精神,坚持传承和发展传统武夷茶制作工艺,坚持选用优质的武夷茶青,坚守“认真对待每一片茶叶”的制茶理念。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积淀深厚的武夷茶文化是其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武夷茶传统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022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作为子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不仅保留中国传统工艺中因材施艺、尊重自然的鲜明特点,而且具有工业时代尊重科学、注重科学的时代特征,是武夷山历代茶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与总结出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德喜从事岩茶行业三十年,一直坚持在制茶一线,始终遵循着“认真对待每一片茶叶”的信念,在继承传统的制茶经验中,结合现代新工艺及市场的需求,努力寻找创新方向。如今,他掌管着数十亩正岩生态茶园,也经营着岩茶品牌“德兮谷”;探索茶园生态管理,坚持只做武夷正岩茶。
事茶三十年
师从国家首批非遗技艺传承人
1993年,26岁的刘德喜正式从事茶行业,“启蒙者”便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刘宝顺的焙茶技术是当时公认的专业,在刘宝顺的精心指导、耐心帮助下,刘德喜基本掌握了武夷岩茶种植、管理,特别是加工制作、鉴定评审领域的各项技术、技能。
1999年,经历了4年正统的学习和锻炼后,刘德喜又拜师在另一位首批国家非遗传承人刘国英的门下,决定再深入学习制茶技艺,这一学又是五六年的时间,精制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提升,此外茶叶鉴定评审技术也得到刘国英的真传。如此便把岩茶的一整套制作工艺学全了。
在学茶生涯中,师从两位非遗传承人的经历是刘德喜最宝贵的财富,虽然没有出生在制茶世家,没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却是站在一个高起点之上打开岩茶的大门。
刘德喜凭借着勤劳好学、努力专研学习掌握了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精髓,深谙武夷岩茶焙火技艺。其岩茶制作加工技术和水平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及茶业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刘德喜还时常作为专家评委出现在各个斗茶赛事的现场。
成立“德兮谷”品牌
岩茶制作技艺后继有人
2015年,刘德喜凭借夯实的制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也开始把越来越多的精力用在传播岩茶制作技艺和文化上。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项古老的制作技艺,2016年,刘德喜自主创立“德兮谷”品牌,以“认真对待每一片茶叶”为理念,以品质为核心,积极推进武夷茶文化的宣传推广,立志要把这门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
在第三届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茶大会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茶大会拜师仪式上,年轻茶人刘媛、刘涵杰在庄重严肃的受教礼中,拜入了刘德喜的门下。刘媛与刘涵杰的成长生涯中,刘德喜亦师亦父,心手相传。
三十年的一线制茶经验,让刘德喜始终保持茶人的坚守和传承的力量。每到制茶季节依然扎根于制茶车间,向徒弟们亲授制作技艺的关键,手把手地指导每一位徒弟在制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潜移默化地带动着身边人,对制茶这件事保持着满腔热忱。
刘德喜在茶叶精制、拼配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他在技术分享、授徒传艺等方面,是平易近人的、开放的。刘德喜认为,技艺的传承,首先要坚持根本守正的传承底线,然后是在技能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而将技艺发扬光大与创新是两条呈螺旋式上升的并行线,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和不断传承。
如今,刘德喜身披多项荣誉,成为了高级制茶工程师、南平市特级制茶工艺师、武夷山市茶业局专家库成员。回首过去,一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作为非遗传承人,刘德喜将积极履行传承人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人继承、掌握岩茶制作技艺,推动岩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共同推动武夷岩茶的可持续发展。
证券期货业App安全认证获证产品目录
62款完成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合规整改App清单
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分类示例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福建发布2024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2024年福州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分数线排名
2024年福州市区初中招生计划人数
一图读懂 | APP能提取哪些个人信息
华为终端高调“出海”的商业逻辑
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
福州市示范性高中及建设校、一级、二级、三级达标高中分别有多少?
盘点下载使用违规移动App的十大行为
2024年福州中考市中招政策官方解读
福州市有多少所学校?
2024年福州市普通高中 (含综合高中班) 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