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4 12:59:13
中国上海,2023年6月19日~8月31日,癸卯夏月,养云安缦五周年暨养云艺术季拉开帷幕,本次养云2023村民艺术展,由村民陈漫、黄薇、苏敏罗携邱岸雄、余友涵、梁绍基、丁乙、黄渊青、张恩利等艺术家倾心呈现,邀宾客翱翔云间,聚焦艺术的“停云”时刻。
上海当代艺术群展《感知与意象》
以沉静自由之心,蕴含一种不变的时间的永恒
艺术家:
余友涵,梁绍基,沈忱,倪志琪,陈墙,严培明,丁乙,黄渊青,施勇,张恩利,曲丰国,邬一名,袁侃,韩锋,苏畅
策展人介绍:
郑刚,1984-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从事城市规划与视觉艺术三十年,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独立策展人、公共艺术顾问、艺术家。
以“感知与意象 Perception and Imagery”为题,在养云安缦·院50号院,呈现了15位上海艺术家近年所创作的极具个人风格的代表作品。
展览分为“有感之知、无境之境、超然象外”等三个部分,由近四十件绘画、雕塑与装置作品组成。
本次策展的方向是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个人和现象之上: 余友涵、丁乙、严培明、张恩利、黄渊青等15 位艺术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相继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舞台,并逐渐成为影响代表这个时代的关键力量(他们中的大多数出生于上海,或常年生活工作在上海)。
《感知与意象》群展将目光引向“绘画中的自我认知与独立意识”以及“空间与绘画的诗性关系”等具“明亮度与清晰感”的全新视角,从侧面反映上海艺术家创作中“含蓄、敏感、纯粹、深邃”的整体格调与超逸品位。对于艺术史的判断,暂且抛开“中、西、抽象、非具象、新绘画、当代水墨”等所谓观念流派与新旧误区,而应致力不断地去关注新角度、新事物,发现与体系相关联的新现象,以此更新对整体的判断。
在喧嚣不安的外部世界与新兴观念风起云涌的双压之下,崇尚质朴、深谙传统的上海艺术家群体,以沉静自由之心蕴含一种不变的时间的永恒,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开启自己的主观解读获得更为宽广的可能性。
作品解读:
余友涵——《抽象》
画面的中心以圆形为构成主体,具东方精神又变化丰富的点、线笔法,虚静柔缓的节奏韵律,体现一种全新的秩序,清新而质朴的意象世界。
梁绍基——《玄》
黑色铝塑板上承载着蚕所吐的丝圈痕迹,无论是形态、创作的构思还是观念的探索均与以往有所不同:“最初所作的云形丝迹是较写实的片状,后渐渐变为团状,而现经蚕品种的优选及更为精确把控蚕性和生物钟,使之呈现出更为丰富清晰的层次。”
沈忱——《88128-17》
生命的无数碎片如皱褶般相互重叠,映现一个在控制中充满流动的“混沌世界”;
“光藏身于虔诚的重复之中,藏身于每个平淡重复的生命之中。”
倪志琪——《真空系列》
“真空”系列作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正方形的单色画,倪志琪以注重绘画的调和性与敏感性、绘画与空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并对日常材料的再生利用,以及不同材质间色彩与色调的微妙运用等创作风格著称。
陈墙——《作品23-3》
陈墙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与自己的内在相一致的绘画世界。在他看来,绘画是生命与意识的产物,绘画是借用那些能够看见的实在去引出那些看不见的存在,就如同人的内心是不能够被看见的那样,但它存在着。
黄渊青——《2019-2023-1》
黄渊青的创作由书法的内在出发,遭遇现当代艺术而做出的回应。书写是黄渊青作品的途径和语言。他以绘画的视角来体验书写,混淆了绘画与书写的界限,将其视为一体。从传统基因中激发出今日世界的生机,在看似无序的绘画中发现并建立了秩序。
严培明——《雪》
严培明画艺独特,笔触锋利而细微,远观如同一气呵成。他的作品通常尺寸巨大,黑白构图中凸现纹理细腻的质感。在他大尺寸的画布下,总是涌动着粗砺狂放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力量。
丁乙——《十示》
“+”字像是于空中俯瞰城市的抽象表达,在构成上逐渐融入虚拟现实的视觉经验,试图从怀疑和反思都市各种矛盾现象之中寻找纵向延伸和“仰视未来”的可能,相对主观但依然保持理性地去理解精神层面的“光”。
施勇——《当其他不存在时……》
“用霓虹灯来弥漫空间其实只是一个迷面”正如施勇所说,“我们真正被控制的并不是霓虹灯的光色,而是光色后面的那个谜底,那个把我们牢牢控制着的另一个现实,我们谁也逃不掉。”这是一种“哑语”式的艺术。
张恩利——《自由职业者》
张恩利2023年新作首次展出,无以名状流动飞舞的线条与抽象掩映的朦胧色块相互转化,不仅使画面获得饱满充盈的质感,也是对自我感知能力的召回:“生活的可变性和未知性永远充满挑战。”
曲丰国——《世界2008 No:40》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颜料自由地延展出新的图形,犹如大地、山川河流、万千气象。随着颜料的交融,是自然的力量和他的动融合在一起。它们在你面前展示出一个惊喜的世界,这过程让人感动又迷惑。
邬一名——《菊花 1》
邬一名善于捕捉瞬间的宁静,通过传统的意象方式陈述外在、托物言志。将日常植物形象以似又不似的模糊方式表达,包含了“以神会而非以形迹求”的对外部世界的自我认知。
袁侃——《Mhysa3》
从神性出发,敬畏自然力量,以拙朴纯粹凝具精神世界的追求,去探寻深层次的心灵感受与生命体验。
韩锋——《Somewhere 3》
《Somewhere》系列的提款机发现一种秩序层叠、放大,形成吸引和自我循环的场域。于是我们看到隐含于结构中的渐进力量,看到世界表面的无序又在其背后窥见永恒的秩序。作品依照表现过程中的记录来试图表达其在日常中的反映规律,并在作品呈现上建构更多不同认知聚集的空间。
苏畅——《三段》
苏畅善用石膏、麻丝等最简单的材料和简洁纯粹的语言探索雕塑本身的可能性,并以物体与人的关系作为经常探讨的主题。作品《三段》是其擅长的利用生活中最简单的元素与当下的时地相结合的雕塑作品,铸铜的金属材质进一步使原本看似脆弱的载体,承载更为直接和永恒的精神性。
养云
一处现代的“桃花源”
2002年,来自江西饱经风霜的明清老宅和香樟树林开始了一场迁徙;2005年,大树抽发新枝,第一栋老宅由工程师、建筑师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团队,拆分、编号、重组后完好再现;2009年,全球知名的安缦集团被其吸引并成功进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诗酒田园,是千百年来世人心中的“桃花源”。养云,经二十一载养蓄,与养云安缦共融,与自然艺术共振,沉淀南怀瑾、陶渊明之文气,终成今日一处现代的世外桃源。
从开幕之初,养云就为大众陆续带来多种形式的表演艺术和艺术展览。结合养云安缦、养云安缦·院、养云村、楠书房和北茶馆等区域,在过去几年中,因地制宜地规划了大型艺术年度展计划、多个画廊群展项目以及不同领域的活跃艺术家的个展等。
2021年10月,“时・与间”当代艺术名家展拉开帷幕,同期,蒋友柏个人作品展“GENTLE MAN雲·绅”,在养云开展;2022年开年,“素心华滋——墨之彩墨作品展” 在养云艺术季开展。随即又开展了近年来书法领域最高规格的国际性展览“翰壑·双峰”。同年8月,推出跨界艺术家韩枫的摄影作品展,9月,由养云主办的“云梦度”泰祥洲绘画展开展,同期,“方舟计划”王燮达&刘楚筠艺术展在养云开幕。11月,养云年度艺术展以“大成若缺”为主题,汇聚了50多位中外艺术家,呈现不同视角下对未来的思考与梦想。
回望养云艺术的每一步,都在层层迭代,雨链垂悬中,牵引着东方传统与国际化当代艺术观念相结合;格栅影动中,流转着艺术之美与气韵生动。2023年6月16日-18日,雅士云集,养云2023村民艺术展正式拉开帷幕,恰逢养云安缦五周年,云友相逢,芳华共赏。
6月19日-8月31日
《感知与意象》——上海当代艺术群展
观展需提前致电预约,将有专人接待并确认观展席位。
如无预约直接前往养云及养云安缦届时将无法观展。
致电开启您的艺术之旅:
+86 21 8011 9988
专题:
证券期货业App安全认证获证产品目录
62款完成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合规整改App清单
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分类示例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福建发布2024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2024年福州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分数线排名
2024年福州市区初中招生计划人数
一图读懂 | APP能提取哪些个人信息
华为终端高调“出海”的商业逻辑
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
福州市示范性高中及建设校、一级、二级、三级达标高中分别有多少?
盘点下载使用违规移动App的十大行为
2024年福州中考市中招政策官方解读
福州市有多少所学校?
2024年福州市普通高中 (含综合高中班) 招生计划